(上接A1版)市委、市政府对纺织工业发展高度重视,结合咸阳市纺织工业的现状,决策建立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
市新兴纺织工业园建设以“聚集进园、组建集团、产业升级、主体多元”为宗旨,以园区为载体,以纺织企业搬迁入园和组建纺织集团公司为抓手,以整合纺织企业资源、转换企业机制为核心,以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为中心,坚持“规划引导、基础先行、融资支持、招商促进、体制创新”,实现纺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竞争实力和生产经营效益的全面提升。
园区按照“商贸带动,服务支撑,做强终端,做优上游”的思路,以市区内国有纺织企业搬迁入园为重点,以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为支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建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在纺纱、印染、服装加工、家纺及新面料等方面形成完整产业链,在我国西部地区处于一流水平、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纺织技术研发中心和生产商贸基地。
园区规划面积10.06平方公里,计划分三期用5年时间建设完成,建成后园区年产值达到450亿元以上,其中规模工业产值30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比例从2010年的4%提高到15%以上,年利税30亿元;纱锭规模达到100万锭;安排从业人员6万人左右,吸纳200亿元投资,形成“四基地两中心”,即:纺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优质棉纺织品基地、功能性品牌型服装家纺加工基地、特色产业用纺织品制造基地和区域性纺织品服装商贸物流中心、棉花仓储集散中心。
咸阳纺织工业发展的明天会更美
工业强,经济才强;工业强,实行跨越式发展才有希望。明晰的思路,坚定的信念,凝聚着不竭的动力。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定方略,深谋远虑作决策,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变压力为动力,在逆境中合力同心,奋力前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总体思路,提出始终把工业主导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第一方略,落实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吹响了向“工业强市”进军的嘹亮号角。
纺织工业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在咸阳市规划建设的传统产业,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是咸阳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占全省纺织产业的半壁江山,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并在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纺织企业的赵梦桃小组以及吴桂贤等杰出集体及个人,体现了咸阳纺织行业的一度辉煌。
为进一步提升咸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化、园区化、终端化程度,市委、市政府以开发建设咸阳纺织工业园为契机,以整合纺织企业资源、转换企业机制为核心,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为重点,全面提高纺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咸阳市棉纺织业稳步发展。大中型棉纺织骨干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档次稳步提高。纺织机械及配件生产企业较多,咸阳经纬机械制造公司,年生产喷气织机达1000台,升跃机械年生产喷水织机近千台,蓝博机械绣花机导轨居全国之首等,纺织机械及配件生产企业数量增加到20多家。区域性产业集群逐渐显现,全市范围内已形成乾县、泾阳民营企业棉纺密集区,市区内国有纺织加工密集区、沣河新区在建纺织工业基地、市区周边的纺织机械制造及配件加工区、纺织科研所和院校等五大纺织产业集群,为振兴纺织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咸阳市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纺织产业总产值由“十一五”末的60亿元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38%;纱锭规模由“十一五”末的100万锭达到330万锭;无梭织机(含喷气、喷水)由“十一五”末的2591台达到10000台;年产纱线由“十一五”末的10.1万吨达到44万吨;年产各种布料由“十一五”末的2.6亿米达到8亿米;服装产能由“十一五”末的110万件/年达到1000万件/年;年实现利税由“十一五”末的6.51亿元达到20亿元;安排从业人员由“十一五”末的5万人达到8万人。可以相信,咸阳纺织工业发展的明天会更美。 (B)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辛建斌)乾县长义中学坚持抓坚持德育工作不松劲,提出了“成才必须先成人”的口号,取得了成效。该校从不乱扔乱甩、乱涂乱画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求全校学生语言文明、谈吐文雅、行为...
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