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咸阳 今日兴平 今日三原 今日泾阳 今日武功 今日乾县 今日礼泉 今日永寿 今日彬县 今日长武 今日旬邑 今日淳化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今日咸阳 > 正文

五陵原上修水利

来源:咸阳日报 2022-04-06 08:28   https://www.yybnet.net/

周荣光

咸阳五陵原是黄土台塬,土层深厚,是种粮食的好地方。但十年九旱,号称“千年旱塬”。上世纪60年代末,省上组织实施宝鸡峡引渭工程,把渭河水引上五陵原,咸阳人积极响应,大搞农田基建,修渠引水,平整土地,将五陵原的旱地变成了水浇田。

记得1971年修宝鸡峡东三支渠时,因为那一段地势低洼,渠道设计为高垫方,即在平地上用土垫起宽七八米高四五米的大渠:先在渠基旁就地挖土,再用架子车将土运到渠基上;待全部渠面都垫上30公分厚的黄土,就用履带式拖拉机拉着五吨重的水泥碌碡反复碾轧,直至夯土达到规定的硬度后,再垫第二层,依次循环往复。随着土一层一层垫,渠一寸一寸增高,运土也越来越难。为了少占用田地,修渠取土限定在渠基旁的窄狭地里,取土的壕坑越挖越深,给渠顶上运土越来越高,坡也越来越陡,几乎要靠人抬肩扛,才能把满满一架子车的土送上渠顶。干一天活,人困马乏,累得都不想说话,但第二天还是精神抖擞地上工地,谁也不愿落后……

修好了支渠,还要修由支渠通向各生产队的斗渠,斗渠通往地头的毛渠,形成纵横交错、相互贯通,能灌溉每块耕地的输水体系。但渠水要顺利浇灌每块地,还得平整土地,于是又连续几个冬春都开展被农民称为“修地”的农田基建。天不亮,生产队就敲响了上工钟声,人们顶风冒寒,甚至下雪也不停,扛着镢头锨拉着架子车去“修地”,将地势高处的土运往低洼处,通过削高填低平整土地。为保护土壤肥力,“修地”时需先将表土层约一尺厚的“肥土”放一边,把下面的“生土”挖出运走,再将刨出的回填,农民叫“倒垙子”,也等于深翻了土地。

无论修渠修地,都十分辛苦。冬顶严寒,夏战酷暑,也完全没有机械,就是靠人出蛮力。加上当时生活条件差,不要说劳保补助、饮料加餐,许多人连手套、棉鞋也没有。但人们的劳动热情很高,没有人叫苦叫累。工地上插着红旗,地头挂着“引水上原人定胜天”“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等口号,有的还悬挂着高音喇叭,宣传农田基建中的好人好事,鼓舞人们的斗志。 (B)⑤

新闻推荐

秦都一季度招商引资签约34.3亿元

本报讯(姜兆蓬记者高依)4月1日,秦都区举行一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34.3亿元。此次签约6个项目分...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五陵原上修水利)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