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是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师,201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这位在医疗卫生健康战线上奋斗了十年的急诊医学人,以勤恳踏实、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以技术精湛、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赢得了领导、同事、患者家属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
本报记者 马沅聪
平时的急诊医学科工作,李杨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特别是对那些家里无人陪护的、年迈的患者,她更是像家人一样体贴周到,陪患者做检查,帮患者交费、取药、办理住院手续、买饭倒水……急诊工作突出一个“急”字,吃饭只能在出车路上简单对付,累了就趴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遇到夜间出诊,不仅要为抢救患者赢得最佳抢救时间,还要经常帮家属把患者从楼上抬到救护车上,安全转运到医院。李杨用自己弱小的身躯筑起了患者的健康之路,不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体现着医者的奉献精神。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李杨作为急诊医学科一线医护人员,时刻发挥党员的榜样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重担,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彰显了优秀护理人员的职业本色。
她不辞辛苦、埋头苦干,主动承担医院应急处置任务,她总是走在最前面,积极为患者保驾护航。正是她这种任劳任怨、甘为人梯的精神,与市一院急诊医学人共同携手筑起了一道抵御疫情的堡垒。“站好岗、担好责”是她作为一名优秀医护人员从事急诊医学工作的核心信念。
1月2日7时30分左右,李杨乘坐15路公交车上班途中,同车上一位男性乘客突发疾病,她立即上前询问,发现该乘客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全身冒冷汗,并伴有左侧肢体抽搐。她扶起乘客,从后背拖住并抱起来,将其平放在地面上,将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拨打了急救电话,告知院内护士病人的病情并安排平车在站牌等候,公交车到达站点,急救人员已在站点等候,在大家的配合下将病人移至平车上,推入急诊抢救室进行救治。
救人事件后,李杨保持一贯的低调,回到科室也没提及,几日后科主任在工作群里询问病人情况时才得知消息,她这才告诉主任事情经过。李杨只说了一句“没有什么,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她的义举感动了很多人,引发社会各界人士为她点赞:遇到危急情况能够挺身而出,用专业的知识救助病人,体现了医务工作者的真正担当,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杨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体验着她的快乐,实现着她的价值。为了生命的延续,她天天奔跑在抢救病人的生命跑道上,没有豪言壮语,但在平凡的工作中却始终渗透着对生命的认真和负责。(B)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祝遥)为推动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4月15日至16日,秦都区举办了基层文化站(文化馆分馆)负责人及文艺骨干培训班...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