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静
今年开学初,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线上教学。在此期间,我在一年级的阅读课上,和孩子们分享阅读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是《过节了》,主要是通过绘本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在阅读到“端午节”这一部分时,我的脑海中不禁出现了和上一届学生共度端午的情景。
大约是他们三年级的时候,那年端午前夕,我们利用周一下午的周会课,一起做起了五彩绳,品起了绿豆糕。孩子们从家里拿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彩色丝线,有粗有细,有长有短。很好玩的是,还没上课前,有些男孩子已经把带来的丝线缠成了蜘蛛网。看着他们手忙脚乱地解着丝线的样子,总觉得有点张飞绣花的劲儿。忙活了好一阵,丝线终于解开了,他们一个个鼻子尖冒着汗跑过来,喊道:“老师老师,啥时间开始编五彩绳呢?”“现在就开始吧!”一声令下,男生女生都忙活开了:挑颜色的,比长短的,找伴儿的,教室里一下就炸开了锅。好不容易把这些搞定后,就该编了。编绳虽然不难,但对于这些平时从不动针线的孩子而言,那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这时候,我这个孩子王就要大显身手了。先找了一个小男生上台,让他捏着五根彩色线的一头,我捏着另一头,然后让他把几根线捏紧后一起朝外转,而我朝相反的方向转动。不一会儿,线已上了劲儿。我就把我捏的这头线递给了他,让他把线的两头都紧紧地捏在手指上,再把手举高。这时,只见合在一起的线快速地旋转、旋转,眨眼间,一条色彩斑斓的五彩绳就在他的手上成功出现了,孩子们的欢叫声又一次在教室里沸腾开来。不用说多余的话,孩子们立刻投入到了编绳的活动中。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有人就拿着作品来展示了,有手链、有项链,还有一个个小巧精致的五彩戒指。
看着孩子们欢快的身影,与孩子们分享着同一块绿豆糕的我,顿时也欢快起来。手工做的虽赶不上买来的精美靓丽,但亲手制作中的这种欢快却是其他东西代替不了的。
多么希望孩子们能永远记住我们的节日啊!
(作者单位:秦都区建设路小学)(E)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韩焱)近日,共青团咸阳市委决定开展“回望百年寻找青春足迹”老照片、老物件征集活动,引导广大青年继承和弘扬以爱...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