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红
在日前召开的咸阳市检察工作表彰会上,秦都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名列前茅。
近年来,秦都区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院的部署要求,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财产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公益诉讼工作,2019年,该院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1件,立办公益诉讼案件70件,已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督促履职检察建议68份,收到回复49件,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贡献了检察力量。
发挥检察职能 服务发展大局
近日,秦都检察院与区河长制办公室,联合召开专项行动座谈会,到渭河秦都段围绕“清四乱”问题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渭河秦都段部分排污口可能存在污水超标排放问题,该院依法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渭河秦都段排污口的污水进行采样检测,检测结果有4个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水,并发现河道内乱占、乱建公益诉讼线索5件,依法向行政机关发出督促履职检察建议。
“一核引领、双轮驱动、多点突破。”在省检察院提出这一工作思路后,秦都区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把公益诉讼工作作为全院一项整体性工作统筹推进,形成检察长负总责、主管检察长亲自抓、民事行政检察部具体抓、各部室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一体化工作格局。
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秦都区检察院联合环保部门,对环保督查组反馈辖区内13家涉及大气污染的企业进行了检查,督促辖区的大气污染企业未安装污染防治设施的停产安装、已安装污染防治设施的检测环保是否达标,燃煤锅炉已全部拆除。
及时查办案件 回应群众关切
“某污水处理厂生产噪音严重,群众无法休息,请求检察机关依法监督。”不久前,该院接到群众举报。民行部门经过立案调查发现,该企业风机房、污水处理机器无隔音措施,噪音污染严重。检查后,及时向环保部门发督促履职检察建议,一周内督促违法行为人整改完毕。该院的工作得到了周围群众的好评。
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秦都检察院围绕“公益”核心,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领域,深入开展食品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攻坚行动。该院联合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对辖区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将农产品、水产品等作为重点,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样检测。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食品存储不规范的,由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责令现场立即整改。对抽样检测中发现的销售铝含量超标食品的公益诉讼线索,向行政机关发督促履职检察建议。
探索新领域 争取支持配合
案件线索是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的基础,没有线索,公益诉讼就是无源之水。为了更大范围地发现和挖掘公益诉讼线索,该院探索开展交通安全领域的公益诉讼工作。
这一领域针对的是犯交通肇事罪或危险驾驶罪应当吊销驾驶证而公安机关没有予以吊销的违法情形。此类案监督的方式向公安机关发督促履职检察建议2份,对于5名违法人员的驾驶证予以吊销。同时,针对公益诉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向区委、区人大、区政府报告。很快,区委下发了相关意见,明确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支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对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相关工作给予协助、配合。
通过一个个公益诉讼案件,让被侵害的公共利益得到保护,更让那些怠于履职的行政机关感受到压力,秦都检察院还将一如既往地书写新时代公益诉讼新篇章。(F)(2)
新闻推荐
彩虹学校初三学生对手部进行消毒后依次进入班级。本报记者宋超摄(B)⑦本报讯(记者宋超)继高三年级学生开学复课后,4月7日,咸阳...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