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董永军通讯员张斌
也许,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许辉依旧是那个坐在法制大队办公室角落的老许,头发稀疏、面色蜡黄、总是戴着一副黑框老花镜翻看着案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唯有对案卷一字一句的较真劲儿,会令人多关注他两眼。然而,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许,却在33年的警察生涯中屡破大案,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2月20日,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胡明朗签署战时奖励命令,给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成绩突出的许辉等3名同志记个人二等功。
1987年8月,怀着从警报国心的许辉从警校毕业,分配至咸阳市公安局渭城分局工作。农家子弟出身的许辉,对工作执着认真,很快成了分局刑侦工作的一把好手。
1993年5月,时任刑警大队副指导员的许辉带领侦破组调查渭城区甜水井巷一宗命案,当时法医经过勘查,认为涉案男子极有可能系自杀。在那个刑侦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法医的勘验结论几乎就是定论。但许辉走访了死者生前二十余名亲属邻居,了解到其性情刚烈,结合其死前迹象,认为自杀动机不足。凭着心中的一丝疑点和警察追寻事实真相的执着,许辉带着专案组反复调查,发现了端倪。在事实依据和政策攻心下,受害人妻子交代了因不堪忍受丈夫家暴动了杀心,先给其服用安眠药,再打开蜂窝煤炉使其窒息,后将家中煤气罐点燃毁尸灭迹的犯罪事实,最终揭开这宗骇人听闻的杀人案真相。案犯曾经问许辉:“我们亲属都没有异议,就当他是自杀的,你却非要查个水落石出,对你有什么好处?”
许辉平静地回答:“你的遭遇我很同情,但做刑警就是要坚守事实真相。”
2005年,在侦破栾某某等人故意杀人案中,许辉从嫌疑人家中一封新疆来信中嗅到玄机,与另一民警赴新疆奇台县,乔装成乡镇干部,经过七天七夜调查走访,摸清了负命案在身桂某的落脚点。“叫了一声名字,他一应声,我们就确定了人。这家伙一米八几,我上去一下就把他放倒咧。”身高不足一米七的老许说到这次“逆袭”,眼神中还似乎泛着年轻的光泽。
凭着从警的初心,许辉在33年的警察生涯中,先后参与破获刑事案件800余起,其中,侦破重大杀人案件十余起;查处行政治安案件3000余起;化解民间纠纷1500余起。时至今天,临近退休的许辉依然坚守在公安泾河新城分局案件审核的“守门人”岗位上。
疫情发生以来,公安泾河新城分局紧急发布了战时动员令,动完手术不久的许辉拖着虚弱的身体,连夜收拾行李。老伴拦住他:“老许,你不要命了!”他却回答:“平时我可以不往第一线冲,但今天,战火烧眉毛,这时候更要讲大局。”次日清晨,他就投入阻击疫情的战斗中。
疫情防控任务十分紧迫,全局警力下沉充实一线。法制大队年轻同志作为突击梯队备战,许辉则查阅整理疫情期间案件办理、法制宣传注意事项及工作流程、舆情研判和法律指引,指导一线民警办案。因为法律程序规范在先,泾河公安在疫情防控期间办理7起强行冲卡等涉及疫情防控的案件,不仅快速规范,更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
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繁重,分局领导多次让身体不好的许辉回家休息,但许辉固执地拒绝了。没办法,单位安排他留在办公室值守。可他嘴上一面说着“年轻同志们上一线,我给咱看好门也算是做些贡献”,一面却常常到防控检查站、留观点了解工作动态,为一线民警讲解执法要点。泾河新城的8个防控检查站、4个医学留观点,常有老许瘦削但精干的身影。
3月2日,中央电视台录制了一期抗击疫情一线工作人员家属的自拍特别节目《我想对你说》,选择了许辉妻子汤静茹的一段自拍。看着快一个月没见的老伴在视频中说:“老许,咱们已经结婚30年了,你保重,我还想再和你过30年……”老许,老泪纵横。
新闻推荐
本报讯(欣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近期,市档案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做到守土尽责、忠...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