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地最胜,无如咸阳。被誉为“大秦故都”的咸阳,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咸阳人从艰苦岁月中走来,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完成了一穷二白向繁荣富强的裂变,谱写了一部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城市、经济强市迈进的奋斗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咸阳生产总值只有1.07亿元,工业仅有纺纱、轧花、榨油、酒精几家小作坊。70年来,咸阳砥砺奋进,大踏步走进工业发展质量高、农业发展后劲足、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2018年,咸阳市生产总值2376.45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200多倍,人均GDP达到54368元、增长了820多倍,公共财政收入89.09亿元、增长了3900多倍。
目前,咸阳形成了电子、纺织、医药、建材、食品、能化、装备制造等七大支柱产业,高端能化、电子显示、汽车制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主导,CEC8.6代液晶面板及基板玻璃生产线、冠捷电视、新能源汽车、正泰智能电气、法士特智能制造、浩泽净水、天基互联星座、孙思邈药业等重点项目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我国第一个彩色显像管的诞生地,极盛时其产值占咸阳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0%,咸阳因此被誉为“电子城”。2015年12月,总投资280亿元的8.6代液晶面板项目启动建设。今年上半年,咸阳电子工业增幅达67.1%。如今,在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地区首条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通过80米的空中连廊,直接输运到毗邻的冠捷显示科技咸阳公司总装线完成显示器、电视机制造,随后,整机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销往欧洲。
上世纪中叶,咸阳城区只有3.03平方公里、人口1.85万,25条街道总长也仅有10.4公里,渭河上没有任何桥梁,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市区也只有人民路一条主街。经过70年的发展,全市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24万,主城区面积扩大到90.6平方公里、人口达92.4万,城镇化率提高到51.3%。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05年,咸阳在渭河边蓄水,打造了咸阳湖一期工程,2015年加快实施咸阳湖二期工程,如今,咸阳湖二期工程新增水面6200亩,新建人工沙滩3.2万平方米、生态景观岛7座。华商报记者 王斌
新闻推荐
近日,二三里网友“捣蛋鬼609”反映,咸阳市同文路高架桥下,涵洞本来就窄,现在摊贩们直接开个车就在此卖东西,导致骑电动车都不...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