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娅娟 本报记者 宋超
近年来,市公安局秉承“文化立警、文化强警、文化励警、文化惠警”理念,推进了警营文化建设,打造了兼具公安特点和“咸阳”特色的警营文化,提升队伍精气神和战斗力,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文化动力。
筑牢“两大阵地”夯实文化建设基础
市公安局党委积极协调落实资金,新建了集阅读体验、茶饮休闲、心理咨询、健身运动、文化创作为一体的多功能文体活动交流中心,构筑民警共同精神家园。从去年至今,依托这一阵地,开展了各种读书交流、文艺展演、观影赏析、心理团辅、知识讲座、体育赛事等警营文化活动,组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咸阳公安文化基层行小分队。并围绕中心工作、重大安保任务,坚持定期训练、适时赴基层一线单位开展慰问演出,参加了20余场慰问演出、普法文艺宣传,展示了队伍良好形象。建设公安内网、微信、微博、头条号等网络文化宣传平台,积极打造以市县16个官方微博、16个微信公众号为核心的警营文化传播矩阵。“咸阳公安”微信以“2016·警语心愿”“今年过年不回家”“民警日记·我对祖国说”“奔跑的咸阳公安”“在那年华更替的瞬间”“文化英雄帖”“十九大时光”等为题。还创作拍摄了微视频《天之大》《父子》《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车警官》等作品,在全省第二届平安陕西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比赛中分别荣获微视频类一等奖、二等奖;同时,《车警官(一)·辣心的孤独》荣获第三届全国公安民警微信、微博、微电影大赛三等奖。
打造“三大品牌”彰显警察职业特色
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文艺作品,使广大民警受到持续的精神洗礼和思想鞭策,确保公安队伍“强”起来,公安民警“动”起来,公安牌子“亮”起来,维护社会稳定的信心“鼓”起来。相继举办了庆祝建党95周年“警心向党”、学习贯彻十九大“新时代、忠诚颂”主题文艺汇演、“在追赶超越中奉献警察力量”演讲比赛、“跃动青春·警营快闪”“约会春天·别样警花”庆“三八”联谊活动,“我和警察爸妈合个影”庆六一活动、“民警为您话安全”消夏文艺普法宣传等文化教育活动。情景剧《为梦坚守》荣获全省公安系统相声小品选拔赛三等奖,书法作品“四句话十六字”荣获全国公安系统十九大主题书画作品展一等奖。
在民警入警、晋职晋衔、立功授奖、退休等重要节点举办职业荣誉仪式,激发全警崇尚荣誉、珍惜荣誉、创造荣誉的工作热情。还建成了规模和设施配备位居全省前列、独具特色的暖警工程——市局机关警体文化中心、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警苑分校,带动全市公安文化建设提档升级。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文化交流、心理测评和心理疏导活动,丰富充实民警八小时以外的业余文化生活;打造离退休老干部“文化养老”阵地,努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帮助民警化解在工作、生活、家庭、情感问题上的不良情绪,让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发挥“四大效能”助推公安事业发展
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作为文化创作的核心元素,组织青年民警、五星党员赴马栏、延安开展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学唱《中国人民警察警歌》系列活动。将政治建警内涵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化活动中,创作长篇报告文学《小城交警》《剑气扬眉》,中篇小说《颤栗》《前埠村疑案》,歌曲《警察兄弟》、诗歌《奔跑的咸阳公安》《在年华更替的瞬间》、快板儿《扫黑除恶进行时》等,展示广大民警忠诚履职、岗位建功的精神风貌。还以安全防范为主题创作系列宣传片《平安过大年》,寓教于乐开展防范宣传,赢得群众广泛点赞。
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文艺小分队下基层慰问演出、文艺普法宣传、书画摄影展等民警喜闻乐见的警营文化活动,广大民警积极参与,其中,民警们自编自创的《民警为您话安全》消夏文艺普法宣传、小品《懒汉脱贫》等节目,以接地气的表现形式,彰显了警民浓浓的鱼水深情,促进了警民之间的沟通联系,和谐了警民关系。
今后,市公安局党委还将把警营文化建设作为建警、强警、暖警、树警的重要环节,不断创新探索警营文化品牌,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警队,实现了警务效能进一步提升、队伍合力进一步凝聚、警民关系进一步和谐的目标。(F)(2)
新闻推荐
华商报咸阳讯(实习记者赵臻)“水越涨越快,我们很害怕,跑都来不及,还好消防员迅速赶到救了我们,非常感谢他们!”昨日,提起6月17日...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