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李巨刘佳慧
城市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道远,如何使城市环境保持整洁亮丽、美观有序,是广大城市管理者一直探索的问题,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咸阳的主城区,渭城更是不忘初心,潜心探索。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和执法重心下移,倾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容貌,今年4月,渭城区创新举措,在北平街、中山街、民生西路等8条示范街道推行“街长制”管理模式,每条街道指派专人负责,有效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规范化、精细化。
全国文明城市的时代产物
自创文工作开始起,渭城区就组织机关干部以部门为单位对辖区街道进行包抓,对各街道进行治理,虽成效显著,但限于机关干部有本职工作的情况,无法避免出现空当。为此,该区深思探讨,为建立更高效更有力的长效机制,“街长制”应运而生。
“街长制”由全区总体协调、监督指导,各街办、区级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坚持属地管理,协调推进,形成“统筹协调、上下联动、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建管并重,将创文创卫成果巩固、“门前三包”责任制与“街长制”管理有机结合;坚持社会协同,广泛参与,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和各种资源,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城市治理,建立管理网格,夯实工作责任,为“街长制”增效。
为更好发挥“街长制”作用,该区对街长人员进行了认真审查,人选不但要责任心强,还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街长主要由各街道办有关领导担任,副街长主要由相关街道办有关科室负责人担任,让“街长制”切实做到来自基层,在基层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市容环境整治的中枢神经
“打扰了,请将你的车停到车位上;老板,请不要出店经营;先生,请不要随地乱扔烟头……”渭城的街长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头衔,更是街道整治的权力集聚者。
该区街长以城市管理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为载体,以道路“九乱”(乱贴、乱挂、乱堆、乱放、乱写、乱画、乱搭、乱建、乱设摊点)治理为突破口,全面落实“门前三包”,推行精细化、标准化作业标准,提升管理效能,确保道路干净、环境整洁、管理有序。
下放权力,让街长成为街道真正的管理者。该区给街长赋予最大权力,要求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全力协助街长工作,听从街长调派。在“门前三包”管理中,让市场监管部门参与,对集贸市场、临街商铺进行对口宣传引导;在环境卫生管理中,让第三方保洁公司固定专人对接,做到随叫随到,处理时长不超过30分钟;在市容秩序管理上,让城市管理执法、公安、交警等多部门全力配合;建设工地住建部门全力配合……让街长能够自主行使权力,真正成为各级各部门在最基层执法监管的中枢神经。(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执法人员整治沿街店铺占道经营现象5月29日,咸阳市西兰路街道办主要领导带队,分管领导组织街道所有执法人员,对重点路段...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