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波通讯员刘佳慧
5月26日,记者走进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小学,青翠的树木、芳香的花朵,五彩斑斓的校舍和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一阵阵悦耳的读书声,让人驻足,令人陶醉。
近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德育典型经验学校、全国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科普特色活动先进单位等殊荣。这一切的荣誉都离不开学校校长孙耀卿,他爱校胜爱家,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学校,用先进理念,科学管理,结合传统文化创造了学校发展史上的“传奇”。
强基固本让学校面貌大变样
文汇路小学地处咸阳铁道以北,周围有很多棚户区,80%的在校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或留守儿童,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加上之前学校基础条件还不完善,教学质量不够突出,学校教风学风不够浓厚,被一些人称为“草根学校”。
2009年8月,孙耀卿被任命为文汇路小学校长。他面对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没有畏惧、逃避,把全部心思用在学校的发展上。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各方面情况开始好转,开启奋斗攀登的新模式。
“学校操场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学生上操上课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孙校长为改善办学条件四处奔波。现在,操场早已更换成塑胶的了,踩上去很舒服。”文汇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王静说。
近年来,孙耀卿争取资金近千万元,拆除了操场周边破旧不堪的教师办公房40余间,对操场进行了扩建;对教室内外的墙体进行修整;让学校参差不齐的围墙变成主题突出的文化墙;更换教师的办公桌椅和学生课桌……通过孙耀卿的不懈努力,学校面貌大变样。
创新方法开创学校教育新篇章
面对教学制度不完善、教师管理松散、教师没有归属感、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孙耀卿把更多心思用在了教学和管理上。
在孙耀卿的倡导和支持下,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区结盟”“名师引领”等途径,让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近年来,学校先后投入教师培训费50余万元,组织教师到周边兄弟学校、外地参加听课活动,参加各级培训,保证每名教师每年参加培训1次至2次。学校先后涌现出省级教学能手4名、市级教学能手9名。
在教学管理上,孙耀卿经过反复调研,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实行“十字”方针和分层教学法。他提出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的“十字”方针,让教师明确工作方向,改变教学技巧。面对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现状,他提出采用分层教学法,让进步生“吃饱”,后进生“吃好”,避免了过去“一锅烩”的局面,促使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同时,孙耀卿还把学生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确立“习惯造就未来,智慧点亮人生”的办学方向,打造“文明、博爱”的良好校风。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两条育人主线,大力开展经典诵读、“八德”教育、“创优争章”等活动,让每名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奋斗拼搏实现华丽转身
“我的女儿从一年级起就在文汇路小学上学,她现在待人接物很有礼貌,学习成绩也很好,还热衷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她很喜欢学校,总是对我说学校变得越来越好了。”文汇路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陈美伊的妈妈满怀欣喜地说。
“以前招生,每个班招45名学生,只招3个班都招不满。近些年招生扩到4个班,可还是很难满足学生家长们的需求。”文汇路小学教务主任孙宁宁笑着说,“过去被人问起在哪里工作,我总是躲躲闪闪。现在,我会十分自豪地告诉他们我是文汇路小学的教师,大家都很羡慕我的工作。”
文汇路小学能取得诸多成绩和赞誉,是校长孙耀卿和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孙耀卿带领大家用爱、用责任、用执着的信念,实现了文汇路小学从“草根学校”到“明星学校”的华丽转身。
新闻推荐
记者赵小康5月24日,记者从咸阳市农机管理中心获悉,今年“三夏”,咸阳市计划出动小麦联合收割机5000台、拖拉机10000台、玉米...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