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计划 实习记者 冯萌)“太贴心了,工作人员在接到我的资料后,仅用两天就办好了不动产权证书,还给咱送到了家门口,政府现在办事效率真高,服务真好……”12月8日,家住阳光幸福城的刘爱丽拿到不动产权证书后兴奋地说。
“今年是‘营商环境提升年’,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行政效能提升。自身建设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优化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统一思想,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
于是,中心组织人员,从个人服务态度、自身建设进行查漏补缺。
业务人员态度冷淡,办事效率不高,业务能力不强,解答不耐心,审查资料不认真,拒绝受理登记申请。窗口设置不合理,办事群众拥挤……中心向自己“开刀”。
“开展作风整顿,提升服务态度;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中心拿出了解决方案。
对此,整合不动产交易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税务局、政务大厅、信息办等相关部门资源,在市区增设了三处不动产登记大厅;大厅设立了业务咨询服务台,对前来咨询、办理政务事项的市民群众进行引导、解答;设置25个固定服务窗口,并为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在不动产权证书发放现场,姚锦军给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送来了一面“业主贴心人,人民好公仆”的锦旗表示感谢。他说,以前办个事得费些神,如今是政府部门为咱群众操尽了心,这种服务效能贴心温暖,生活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群众的事就是大事,在收到业主递交的资料后,中心的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在两天内,为1956户业主办理完成了不动产权证书,看到大家高兴的样子,我们也特别开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张茜说,如今规范的登记申请,优化的工作流程,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提交一次资料、最多跑一次”,不动产登记方便快捷、相对统一的便民服务体系已形成。
据悉,截至11月底,全市不动产登记完成各类登记110012件,发放不动产权证书58138本;发放不动产登记证明38272本。(B)⑦
新闻推荐
“小报童”向路人销售报纸。本报记者景东旭摄(B)⑧本报讯(记者景东旭)街头活跃小红帽,不畏严寒卖报忙。12月23日下午,在市区中...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