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军政 刘伟)12月19日,随着兴平行政审批服务局挂牌,咸阳已有9个县市区行政审批局挂牌运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咸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减肥瘦身”“舒筋活络”,群众和企业到市级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或者不见面即可办结的事项增加到648项,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7251户、增长22.72%,民间投资增长23.3%,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网上办照、微信办照,群众办事既方便又快捷。“签个承诺书,几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在以前,经营内容变更,手续跑下来,咋都得十天半月!”前来办证的核昌机电公司工作人员姚志格说,抢时间、抓机遇,及时适应市场变化,企业的经营效益就会越来越好。
“放管服”改革中,咸阳市立足于“放”,即“能放则放、能取则取”。8月,梳理提出市级拟取消下放调整的21项“含金量”高的行政许可事项。其中,转为日常管理事项1项、取消2项、下放17项、合并1项。截至目前,累计自主取消下放事项394项;求效于“服”,强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12月,公布了90项,涉及市级14个部门的《市级第三批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企业和群众只需按清单内容备好资料,到相应的地点和承办科室即可一次办结;下势于“管”,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政府监管职能和事前行政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快构建行政监管、风险监测、信用管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并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到实处;突破于“试”,着力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市县两级共梳理完善省上下发的“三级四同”通用事项11436个,完成率100%。“三集中三到位”改革,13个市级部门设立行政审批科,整体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并联审批。
按照国务院“五个为”“六个一”要求,咸阳把事项办理时限整体压缩41.77%,其中县市区平均压缩57%。事项即办率65.38%、网办率78.61%,环节和办事所需材料平均精简三分之一,最大程度实现便民利企。
咸阳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后,公布的第一批“四办清单”中,“马上办”796项、“一次办”5741项、“网上办”7859项、“就近办”209项。市政务服务中心副调研员王振明表示,不断提升行政效能,激发市场活力,面向群众办事就是要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让百姓更省时省心省力省劲。(B)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红)为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咸阳中院集中开展法治宣传周活动,近日,天王学校20余名“红领巾法学...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