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十里塬镇易地移民搬迁福缘社区一角。 本报记者 刘计划 摄 (B)⑦
本报记者刘计划实习记者 高依
做好区域内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这是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咸阳市按照通路、通水、通电、通讯,建好“两房”、卫生室、幸福院、文化活动中心的“四通四建”方法举措,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全力建设群众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打通便民“路”
“要想富、先修路。”咸阳市秉承这一理念,按照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五道并进”的思路,建设快速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
咸旬高速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312、210等一批国省道升等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完成“油返砂”整治路基621.8公里,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目标。
目前,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5047公里,形成了以农村公路为分支,多方辐射、相互贯通、高速便捷的“扇形”区域性公路交通网络。
引来润民“水”
“生活用水安全化、生产用水集约化、生态用水循环化、发展用水长远化”。咸阳市按照这一思路,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于是,加大投资力度,实施泾河东庄水库枢纽工程、亭口水库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为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92平方公里,水资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节水灌溉面积39万亩,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583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饮水安全达标贫困村278个,使农村“因水致贫”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专题学习会12月12日,咸阳市古渡街道在党群服务中心围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召开理论学习会,街道班子成员参...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