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咸阳 今日兴平 今日三原 今日泾阳 今日武功 今日乾县 今日礼泉 今日永寿 今日彬县 今日长武 今日旬邑 今日淳化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今日礼泉 > 正文

在戏曲传承道路上痛并快乐着

来源:咸阳日报 2020-03-03 07:12   https://www.yybnet.net/

周佩玉

2014年12月,礼泉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小戏之乡”称号。全县近百余个民乐园这些年共创作编排二百余部小戏小品。礼泉嵕山剧社有限公司也是在创建“小戏之乡”的进程中组建的民营专业团体。

这个团体主要创作编排现代小戏,以秦腔、眉户、弦板腔为主要剧种,2014年以来,先后创作编排了十余部反映老百姓生活,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的现代小戏,参与各种演出四五百场,由于内容接地气,因而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剧社创作的小戏作品先后获得陕西省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小戏小品大赛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2018年剧社创作的一台扶贫小戏先后受中共咸阳市委宣传部,咸阳市文化旅游局邀请在咸阳市十三个区县巡演六十多场,并进陕西省委党校汇报演出。2019年9月参加陕西省民间职业剧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得到领导、专家、学者及戏迷的普遍好评。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对扶贫小戏下乡,扎根服务基层的事迹进行了跟踪报道。专家称这个剧团是用作品支撑的民营剧团,文化部有关领导表扬剧团的小戏“小投入、大循环、正能量”,老百姓评价礼泉嵕山剧社的戏是“农民最好的戏”。

为什么我们嵕山剧社走到今天,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牢固坚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们的每一部小戏作品都在讲中国故事,都在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因为我们深深地懂得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我们身处底层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我们的小戏就创作编排什么。

自2014年以来,我们每年都要创作编排一两部反映老百姓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并及时搬上舞台,热蒸现卖,送戏下乡。这些年来,尽管在艰难中发展,但剧社一班人仍砥砺前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献身戏剧事业,乐此不疲。

由于我们的小戏内容十分接地气,因而台下看戏的不再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年轻观众慢慢围了上来,连路人、放学的娃娃一见我们的小戏开演了,也都挤在台前站在台后,时而笑出了声,时而流下了泪,时而鼓起了掌。

当然,我们也有困惑的时候,一是青年戏剧人才的匮乏,常常有青黄不接的压力。一个新的剧本写成了,愁得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我身为剧社编剧,时常为找不到青年演员而急得团团转。目前剧社演职人员平均年龄在五十岁左右,当然也有几个八零后。但七零后、六零后、五零后仍是主力军。二是戏曲传承压力大。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方方面面的戏曲人共同参与完成,才能创作出精品力作。但在现实生活中,下乡演出,要求演出的单位和村社,由于资金有限,对人员要求非常苛刻。戏曲演出不可缺少文武乐队的配合,但文武乐队的参与势必使队伍庞大,人员增多。这一矛盾,时时又使我们感到困惑和尴尬。尽管将唱词唱腔录音可以精简队伍,但很不利于戏曲的全面传承和健康发展。我们为了更好地传承戏曲这个优秀民族文化,宁可少演或不演,也不忍心抛下文武乐队。三是民营演出团体资金缺乏,发展后劲不足。每创作编排一部戏,都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

前进道路上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制约着戏曲事业的发展,但我们这一帮人酷爱戏曲文化,乐于担当,勇于担当,敢于攻坚克难,毅然朝前迈步。

在戏曲传承的道路上我们痛并快乐着。(B)(10)

新闻推荐

读懂“biang”就读懂一个故事 收入字典助推陕西文化走出去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拿在三秦大地广为流传的bi...

礼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礼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在戏曲传承道路上痛并快乐着)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