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香积寺望母塔
○张笃龙文/图
望母塔,又叫香积寺塔,俗称薄太后塔,就位于礼泉县城东25公里处的烽火镇刘家村香积寺内。我多次去过礼泉,都没有留意到礼泉有个“望母塔”。有一次沿咸北公路礼泉106县道往北上关中环线,老远看到路东侧一道高高的院墙内,一座砖塔巍然耸立,顿时惊异这里还保存有这么精致完整的一座古塔。近前,路旁标牌上的标志写得清清楚楚,薄太后塔、香积寺的文物保护碑矗立在围墙外的大门前,于是停车进门,目睹了这座古塔真容,塔身底层北向门洞门额赫然题写着“望母塔”三字。
说起望母塔,还要从汉文帝刘恒说起。
刘恒是汉朝的第三代皇帝,公元前180年—前157年在位,为高祖刘邦第三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初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惠帝死后,吕后又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吕产、吕禄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帝宝座,是为文帝。汉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他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还亲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对当时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帝在位23年,与汉景帝并列为“文景之治”。
文帝母薄姬,原是秦诸侯王魏豹的妃子,魏豹当年反秦随汉,后又“叛汉”自立,遂被刘邦削平,美妾薄姬也被刘邦纳入宫中。吕后妒忌薄姬受宠,为避吕后的暴虐,刘邦为薄姬在咸阳以北五十里地外的徐章村建了一座行宫。薄姬定居徐章村后,白天在田间教村民务棉,夜晚教村妇、姑娘纺织、刺绣,汉文帝刘恒就诞生于此。薄姬教子有方,堪比孟母三迁之举,远近闻名。一日薄姬得病,村民们争先恐后在田野里采药送来,并帮着煎熬药汤,这感动了当时只有六七岁的刘恒,他感激涕零地从村民手里接过药汤,并亲自试尝药汤的热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十四孝之一“文帝尝汤”。文帝即位后,封薄姬为“皇太后”,又改徐章村为薄太后村。薄太后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坎坷,对宫中争斗深感厌烦,加之居此乡野日久,耳濡目染当地民风之淳朴、百姓之忠诚,便不以皇亲贵族身份自居,乐善好施、拯饥救危,认周围村社的村民为“娘家”亲戚,而百姓也呼薄太后为“姑婆”。
刘恒称帝后,薄太后仍生活在礼泉县薄太后村内。文帝多次迎请母后还宫无果,无奈,只好在村中建一高大木塔,如思念母后,即登皇都高处,极目北望,见塔如见亲娘,因此,该塔名为“望母塔”,也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唯一为思念母亲而修建的塔。文帝在位二十三年,由对亲人的孝、爱、敬,延伸到对百姓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自己也成为一个榜样,教育了百官与百姓。
现存的“望母塔”位于香积寺内,为唐时重建,塔身为正方形椎体状,七层级、20洞门、周长21米,高近40米,顶呈黑褐色,目不能尽及。塔底层以青石为角护基,唐代砖瓦构筑,塔檐最为壮观,系用十二层方砖,变换角度,逐次向外镶砌而成。每层下部,以“出”字形雕砖,分七处支撑,遒劲玄妙、美不胜收。各层中间还有“金牛饮水”状砖雕四个,突出塔体、相互连接、围锁塔身,其刀功娴熟、线条流畅、简捷明快,蔚为奇观。檐梢吊挂铜铃,巧秀精美,风吹铃响,清脆悦耳,不禁使人遥想万千、驻足观赏。可惜当日我未能进塔内参观。后查阅资料得知,塔内有红漆转角木梯,状若蛟龙绕柱,直通塔顶。
关于文帝的孝,霸陵周围还流传有一个传说:薄太后病了3年,汉文帝每天下朝后都要陪侍母亲,并要窦皇后熬药。药熬好后汉文帝要先尝,才给薄太后喂。汉文帝曾跟窦皇后说,你在我妈跟前尽孝,我死了,就把你顶在头上。窦皇后也果真把薄太后侍奉得很好。汉文帝死后,陵寝西南是其母薄太后的陵,东南不远处原上是窦皇后的陵。当地群众把这种奇特分布称为“顶妻背母”。
中华民族自古就讲孝道,《孝经》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一座“望母塔”,无疑为孝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树立了一个榜样。
新闻推荐
本报咸阳讯(记者李小刚)1月21日,腊月二十七,兴平市店张街道的集市上,四邻八乡的群众纷纷赶来购置年货。店张集市处于兴平、礼...
礼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礼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