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红
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满足审判工作和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多元化需求,是新时期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市中院大力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依托网上办公平台,开展网上接访,办案及执行等司法活动,推进了司法公开,促进了司法公正。
坐在县法院,接访人“对话”市中院
涉诉信访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市中院大力开展网上申诉和远程视频接访,让远程视频接访成为接访新常态。
家住礼泉县坡上村的王某,退休前是一名民办教师,因教师资格等问题未得到满意的解决,来到当地法院信访办,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考虑到王某年事已高,县法院工作人员在王某提供了身份信息和填报资料后,通过网上申诉平台进行接访预约。市中院领导通过视频接访系统对王某进了接访,逐一解答了王某的申诉要求,就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了讲解释明。王某表示愿意接受调解,息诉罢访。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是中院接访人员坚守的准则,这样的“面对面”交流,减少了申诉信访群众的诉累和上访成本,提高了法院信访工作效率。
网上办案让司法“内外兼修”
信息化推进司法公开,网上办案在提高审判活动规范化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司法公开工作水平,对法官的审判活动形成倒逼机制。
“网上办案”案件审判管理流程受到了严格控制,办案法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运行操作,一旦出现疏漏,将无法向下一环节流转。
“制作司法公开告知书、网上排期开庭、文书发送、案卷扫描等刚开始确实不适应,有些手忙脚乱。”中院民一庭的席法官回想起实施网上办案初期感受,从网下到网上,看似简单的变化,却对法官的思想观念和业务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新挑战,大家反复地学习摸索后发现,严格的程序操作,提高了要求,避免了办案的随意性,节省了办案时间,提高了文书质量,使文书更加规范、美观。如今,已逐渐熟悉并适应网上办案的席法官说,自己现在已经离不开网上办案系统了,每次看到整齐的案卷,特别有成就感。她还调侃自己,由最初的“菜鸟”晋级为院里网上办案的标兵。
信息化助推审判执行快起来
“要不是‘点对点\’网上查询系统,自己的钱也不会这么快要回来。”在中院召开的执行工作座谈会上,申请执行人邵某说道。
邵某与某投资公司发生纠纷,后经相关部门作出裁决,可该公司不履行仲裁裁决。于是,邵某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期间,被申请执行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某采取转移基本账户资金、变更公司法人代表等手段,想方设法规避法院执行,使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为此,中院执行一庭办案法官主动出击,通过“点对点”网上查控系统,对被申请执行人的关联账户进行锁定,逐一进行余额查询,对余额进行冻结后将该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行网上公布。在网上执行的强势威慑下,吴某与邵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一次性付清了执行款。
“点对点”网上查控系统,是中院信息化执行指挥中心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先后多次实施网上查询冻结、异地执行现场实时监控等执行活动,成为应对老赖的“千里眼”。
如今,信息化平台使市中院为民、便民、利民措施更加高效便捷,中院工作人员称:“网络系统以及信息化办公,使案件分配、开庭、送达、执行、归档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同步录入和监督,案件办理将更加阳光透明,人民群众监督的渠道将更加畅通。”(F)(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吕聪)10月31日,革命先辈史克寿的孙辈史锋先生慰问礼泉县2户老红军、6户英烈家庭,并送去米面油等。“老人家您好,我是史克寿的后代。”见到红军、烈士家属,史锋进行自我介绍。未等他话说完,老...
礼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礼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