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目标一:贺钢柱老师
故事:我和我的小学支教老师
小青是一名中学教师,1995年在礼泉县叱干镇百井村小学上学还是班长,那时从城里来了一位语文支教老师叫贺钢柱,还担任班主任。出生在农村小学的小青对外面世界知道得很少,对老师也只有敬畏。
贺老师当时吃住都在学校,小青说:“一个周末,我约同学去学校帮他做一次饭,大家从家里拿了几个土豆和青菜要为老师包饺子,十岁的我们激动地做了一顿‘乱七八糟\’的饺子,等挑些面相较好的端到老师面前时,锅里就剩菜汤了,他看着我们高兴的样子,流下了眼泪。”
有一次作文课上,他问大家的理想,小青当时天马行空的说了好多,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小青,“其实你挺适合当个人民教师的。”大学后小青也换了好多工作,但最终觉得教师适合自己。如今已经有二十年没见过老师,也一直在打听但都未果,小青希望能有途径联系上老师,当面说声“谢谢!”
寻找目标二:礼泉二中2008级高三(15)班政治老师
故事:刘老师教会我成长
高考失利后,2008年在礼泉县第二中学补习的董洁,一直在寻找高三(15)班的政治老师刘老师。
2008年是董洁最黑暗的一年,那年高考失利,那年唯一最亲的人妈妈也离世了,当时家里连最基本的八百元学费也交不起,她一度都想辍学。当时刘老师是从咸阳特聘到学校的高级教师,每周到校就两天时间,在知道董洁的情况后,当时50多岁的刘老师利用午休的时间为董洁辅导政治科目。
离高考越来越近,有一天,刘老师偷偷给董洁塞了一个信封,里面装了700元现金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些钱不能帮助你啥,只是为了你能在考试前补充些营养,一定要坚持到考试结束。”
董洁感动得哭了好久,她从家里带了苹果,夹着写着“谢谢”的纸条和钱给了刘老师,后来一鼓作气考上了大学。上大学之后还联系了一年,但是之后由于老师不在县上任教,手机丢失,后来就再也联系不上了,董洁说自己用尽一切办法都要找到刘老师,是刘老师教会了自己成长。
华商报记者董淑鸽
教师节到来之际,《华商报·今日咸阳》特别推出“寻找恩师”板块为读者圆梦。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是默默无闻,最无私的职业,如果您有栏目中相关老师的信息,请致电我们:33345039。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薛望)想上网却没钱,乾县3名男子坐车到礼泉县,谎称朋友过生日去乾县接人,路上对出租车司机言语威胁,抢走近400元现金及一部手机。今年3月31日,乾县两名20岁出头的小伙侯某、侯某某...
礼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礼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