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
本报记者 赵鹏
每到新春佳节,关中人就将门神贴在大门前,用来驱邪逐魔祈福迎祥。过年贴门神已成为这里民间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相传贴上门神后,这家人便能够驱灾避祸,一年之中顺顺利利,贴门神因此也作为关中人新年伊始的重要标志。几千年来,作为人们心目中的保护神,贴门神成了年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起门神,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身披战袍、手握兵器的威猛战将形象,最耳熟能详的则为唐朝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秦琼手执铁锏,敬德手执钢鞭,凛然威武,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就有门神的记载:广川王的殿门上曾画有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随着民间评话艺人对隋唐历史的演义和传播,唐代大将秦琼、敬德的故事逐渐深入人心,其门神的地位得以固定下来。秦琼字叔宝,唐初将领,玄武门之变力佐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是我国古代唯一能与三国关羽并列的义士、良将、忠臣的典范;尉迟恭,字敬德,历史上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了头功,射杀齐王李元吉,并奏请唐高祖李渊传手谕,令诸君听从李世民的指挥,后赐爵吴国公。两人均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去世后都陪葬昭陵。
关于秦琼、敬德演变为门神的传说,历史上有很多版本。其中之一便是《隋唐演义》记载: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除此之外,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也有关于门神的传说记载。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在民间每到春节,每家每户的大门口便贴上两位门神,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关中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关中很多农村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一对悍将。关中人深信,有这样一对威武的门神看门,日子就安然无恙了。在一年之首的春天到来之际,在大门上贴“门神”,这一年就平安顺利了。
几千年来,贴门神与贴春联都表达了关中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很多居民也愿意贴门神,唤起了人们对关中的民间习俗文化的重视。2008年,一对高5米的秦琼、敬德门神铜雕在礼泉县城落成。如今,有关门神的传说已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间特有的文化形式被继承和发展。(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罗小雨)礼泉县高度重视,全面安排部署,多种渠道宣传,多项措施落实,使全县秸秆禁烧工作有序开展。结合区域实际,划定重点监控区域和重点禁烧镇村,由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重点监控,形成镇(社...
礼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礼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