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亮)近年来,礼泉县紧紧围绕“国土增绿,人民增收”这一核心,把造林绿化同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大力发展石榴、葡萄、核桃、花椒等特色经济林木,不断拓宽群众致富渠道,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礼泉常年干旱少雨,山峦沟壑交错,土地贫瘠,为有效防止这些地区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该县一方面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另一方面结合产业实际,在以旱腰带地区为主的各乡镇大兴特色经济林木建设。该县通过整合土地复垦、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形成发展合力,以山系、流域为基础,每年拿出上百万元的专项资金提供基本保障,建立了县、乡、村负责,部门包抓建设的工作机制。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在昭陵乡肖山、索山、槐木沟、烟霞镇张家山、上高等地建成了总面积5万亩以上的石榴基地,在建陵西洼、汤房、尧召、南坊镇东峰村等地建成了总面积2.2万亩以上的红提葡萄生产基地,在叱干镇东王庄、建陵凉马、昭陵尧召等地建成了总面积近万亩的优质核桃、花椒生产基地。农、林、果业部分组建了70多个专业技术服务队定期深入基层,指导群众进行田间作务管理,全县形成了发展措施得力、多管齐下,各种经济林木基地建设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特别是今年,旱腰带地区群众栽植的石榴、红提葡萄亩均净收益都在1.2万元以上,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群众栽植特色经济林木的积极性高涨。(B)⑤
新闻推荐
孩子们舒适地在教室里学习本报讯(刘维刚杨欣记者孟利明)“今年再不熬煎娃上课挨冻了,教室里暖融融的,比家里温度还高,我们这下总算放心了。”彬县城关小学的家长向夸耀说。今年,像彬县城关小学一样,咸阳...
礼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礼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