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泾阳新闻 > 正文

秦声秦韵话秦腔

来源:咸阳日报 2019-01-16 09:24   https://www.yybnet.net/

□郭莉

秦腔,起源于古代秦地的民间歌舞,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日臻完美。秦腔唱腔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使人血气为之动荡,体现出秦人质朴、坦诚、豁达、耿直的性格特点。

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载:“元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中之首者卢纲,咸阳人,音属宫而杂商,如神虎之啸风,雄而且壮,为当时之杰”。秦腔吐字以泾阳、三原语言为“标准”。史书记载,明代中叶咸阳就已流行秦腔,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武功康海组建戏班,演唱“康王腔”。康海还扶植周至张于朋、王兰卿在康家班基础上组建张家班。张家班,又名华庆班,不仅在周至、户县、眉县等地演出,还曾随陕西盐商、木商到过江浙一带。华庆班在历史上活动长达400多年。

清康熙年间,咸阳的秦腔班社为数众多,有保符班、江乐班、华庆班、双才班等。乾隆时期翰林院学士严长明(江苏人)宦游陕西,酷爱秦腔,所著《秦云撷英小谱》记载关中秦腔班社有36个,并以礼泉、周至、渭南、大荔为四大流派。秦腔班社演出,不仅为当地人钟爱,赴北京演出亦受欢迎。

著名的秦腔剧作家乾县人范紫东是易俗社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撰写了《三滴血》《颐和园》《新华梦》等剧本68部。咸阳各县先后成立“高兴班”(长武),“马家班”(武功),“秦贵社”(礼泉),“益民社”(咸阳),“晓钟社”(乾县)、“新中社”“明正社”(三原)等演出团体。1937年,中共陕西省委(驻泾阳县云阳镇)、关中工委(驻旬邑县马家堡)相继成立七月剧团、关中剧团等,创作演出《大上当》《新教子》《十里塬》等大批新剧目,在唱腔、表演、舞美、服饰等方面都有创新。建国后咸阳地区有专业剧团14个,创作了大批新剧目,涌现出众多知名演员,如郭明霞、任哲中等。

经典的秦腔剧目有《铡美案》《三滴血》《八义图》《游西湖》《法门寺》《下河东》《三娘教子》《周仁回府》《杨门女将》《辕门斩子》《打金枝》等,其剧情咸阳乡间即使目不识丁者,也能娓娓道来。秦腔迷中,很多人爱看武戏的热闹精彩。角色在台上踩着锣鼓点,一把长矛舞得密不透风;短兵相接时,刀光剑影,寒光闪闪,让人眼花缭乱。头上翎子翻飞,背后靠旗抖擞,突然停住,一个亮相,或杏眼圆睁,粉面如花,或目眦欲裂,气壮山河。武把子各自相向站在舞台上对角,应着锣鼓家伙的节奏,同时开始翻筋斗,如蛟龙翻滚,无不引得台下叫好声如潮。

咸阳人聚集在一起,无论是在田间地头拉车施肥,还是几人夜间行路,高亢激越的秦腔随时可以吼唱起来。歌者声情并茂,慷慨激昂,听者摇头晃脑,如醉如迷,自得其乐。秦腔表演中有佯狂颠笑,在艺术家们的生动表演下惊天地泣鬼神,幽愤之气直上云霄。若惆怅愤怒,则吱哇嚎叫,抑扬顿挫,把一腔忧愤的千般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吹、拉、弹、奏、翻、打、念、唱,提袍甩袖,吹胡子瞪眼,抬脚踱步,都要踏上鼓点,有板有眼,有招有式,板腔流韵相互配合,曲美舞欢,锣鼓铿锵,浑然一体。(B)(13)

新闻推荐

闲置土地认定书 陕泾河国土房发〔2019〕1号

陕西贵妃奶糕食品有限公司:我局与你方签订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合同电子监管号为6104232016B00537,宗地坐落于...

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秦声秦韵话秦腔)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