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泾阳新闻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可喜变化在身边 从“剃头”到“美发” 三代人的理发传承

来源:陕西日报 2018-10-25 06:44   https://www.yybnet.net/

?9月20日,刘海莉用电动推子为顾客理发。她所经营的理发店历经30多年变迁,已成为泾阳县城的老字号。本报记者孟珂摄

本报记者 孟珂 见习记者 刘佳慧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理发店,名称五花八门,有的叫“美发沙龙”,有的叫“发型工作室”。店内装潢讲究,摆放着各式烫发、护理设备,几名甚至十几名理发师忙碌着,根据顾客的需求“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发型。

时光退回到多年前,一把椅子、一把剃头刀、一把剪刀、一门手艺、一名理发师,就是一个理发店的全部。顾客的需求基本只是对头发进行简单的修剪。

在泾阳县,一个三代从事理发行业的大家庭,经历了几十年间理发行业的变化、发展和繁荣,也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发型之美、外在形象追求的不断提升。

第一代:剃头挑子走天下

在泾阳县三渠镇,曾经有一家经营多年的理发店,因为店面在一棵大柳树旁,“三渠大树下”便成了这家店的代名词。店主是今年82岁的陈玉凤,她是他们大家庭里的第一代理发师。

“1960年左右,我们的日子过得很恓惶,吃的基本是野菜、玉米面,甚至榆树皮。我跟着老伴儿学了理发手艺,就靠着一把剃头刀子和自己的手艺维持生计。那时,像我们这样的手艺人都是走街串巷吆喝着揽生意。”10月15日,提起往事,陈玉凤打开了话匣子。她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为了省钱、图方便,镇上的人基本都不讲究头发的样式,男士常常剃成光头,女士往往留着长辫子。

“后来我和丈夫租了一间小门面,从别人家里借来一把木头椅子,再加上手动的推子、普通的剪刀、可以折叠的剃头刀等基本的理发工具,就开始营业了。”陈玉凤回忆,“1975年左右,男士剃一次头发的价格是1角钱,女士剪一次头发的价格是2角钱。那时候,我们靠理发其实挣不上什么钱。”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陈玉凤的理发店也因此受益。陈玉凤说:“来理发店的顾客多了,理发的价格也高了,我们的收入逐渐增多,到了1985年左右,养家糊口对我们来说不再是问题。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挣10多元钱,我们俩别提有多高兴了,每天都干劲满满。”

几十年间,理发作为陈玉凤和丈夫的立身之本,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可理发毕竟是个体力活儿,两人渐渐上了年纪,对理发店的生意开始力不从心。“老伴儿去世之后,我一个人感觉撑不下来,无奈之下,2010年左右把理发店转让出去了,其实心里还很舍不得。”陈玉凤说。

如今,陈玉凤还保留着自己理发店的老照片和当时使用过的理发工具。在艰苦年代的苦与乐、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一直留在陈玉凤的心里。

第二代:老字号理发店承载乡愁

虽然陈玉凤的理发店转让出去了,但是她的理发手艺仍在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形象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门面工程”,发型自然十分重要。陈玉凤的女儿刘海莉看到了其中的商机,1982年,她和丈夫刘武军在泾阳县城开起了理发店。

刘海莉今年54岁,在她的印象中,1990年左右,来自国外的一些时尚元素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泾阳县城开始流行“电子手表鸡窝头”,大家觉得最时髦的发型莫过于“鸡窝头”。“来我们店里染发烫发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女性顾客占了一大半,她们会要求烫成各式各样的卷发,还有些人说要照着明星的样子给头发染上颜色。”刘海莉说,相较之前,洗、剪、吹、染、烫的价格都有小幅提高,理发大约5元钱,染、烫则在30元至50元不等。

夫妻俩善于根据流行趋势不断学习,满足顾客的要求,加上能吃苦耐劳,生意越做越大。“生意特别好的时候,等候的顾客总是没地方坐,我们常常给顾客说的一句话就是‘您出去转一会儿,过半个小时再来’。”刘海莉说,“我们店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员工最多时达20多人,我们还带过上百名徒弟。”

“当年为了大家好记,在挂‘海丽美发厅’招牌的时候,我把名字里的‘莉’字写成了‘丽’字,‘海丽’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刘海莉说。

光阴荏苒,“海丽美发厅”这块招牌早已成为泾阳县城的老字号。由于原店铺所在的地方整体拆迁重建,“海丽美发厅”搬迁至二条街钟楼巷内。现在,仍有不少老顾客经常光临,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人一回到泾阳县,就会去店里找刘海莉夫妻俩理发,“海丽美发厅”承载着“60后”“70后”顾客的一份乡愁。

第三代:让头发“多姿多彩”

今年25岁的刘苗,是刘海莉的侄子,也是她的徒弟,目前在泾阳县城中心位置经营着一家理发店。

作为家族中第三代从事理发行业的年轻人,刘苗感触最深的是理发工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有科技含量。“拿剃头发来说,以前用的是剃头刀子,对理发师的手艺要求很高,如果操作得不好就容易把顾客的头皮划伤。现在用的都是可插电或带电池的电动推子,既安全又好操作。至于烫头发,相比以前那种里面带夹层的电帽子,现在的烫发工具不但‘个头’更大,而且功能更多、更智能,可以设置温度、时间、角度等,非常方便。”刘苗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大幅提高,顾客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发型,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特点给我们提要求,希望头发的长度、颜色、样式适合他们的脸型、年龄和职业等。年长的顾客大多希望发型凸显成熟的气质,年轻人更加追求时尚和潮流。”刘苗告诉记者,“现在的顾客舍得在发型方面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往往不惜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做一次头发。同时大家对理发的品质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发型、发色要好看,还讲究染烫用品要质量好、不伤头发。”

刘苗说:“时代在快速发展,人们对发型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我要不断学习,提升竞争力,把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下来的至诚服务的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帮助更多顾客变得更美、更自信。”

理发工具从单一到多样,理发价钱从几角到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发型从千篇一律到追求个性……三代理发人,见证着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见证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见证着人们生活观念的变迁。

新闻推荐

泾阳坚持“四个聚焦”营造清朗舆论新环境

本报讯(吕鹏李海峰)省市舆论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泾阳县坚持“四个聚焦”,扎实推进舆论环境整治工作,着力营造清...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改革开放40年可喜变化在身边 从“剃头”到“美发” 三代人的理发传承)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