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景东旭)近年来,泾阳县教育工作坚持优先保障、优先推进战略,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推进教育品质发展,阻断代际传递。
自全面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和陕西省双高双普县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93亿元,新建学校1所,改扩建学校186所,新增校舍面积139111㎡,软硬化运动场地86个266472㎡,消除了危漏校舍和土木结构校舍。投入2.11亿元,建成校园网络中心43个,校园电视台及录播教室9个,新增学生计算机4098台、教师笔记本电脑2300台,新添课桌凳30640套,多媒体260台,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观,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制定教师校长交流轮岗5年规划,率先在局机关、6个直属单位和20所中小学推行全员竞聘上岗,涉及教职员工2067名,聘用1979人;在各级师资培训项目中,坚持把名额向农村倾斜、向一线倾斜,定期开展“名师大篷车”、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等活动,结对帮扶农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塬区教师享受塬区补贴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了农村教师乡镇工作津贴,人均增资450元,有效激发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活力。
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召开“全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泾阳县高校结对帮扶存在问题整改协调会”及“泾阳县建档立卡贫困大学新生教育资助统筹工作协调会”,全面总结2017年度教育脱贫工作,并就今年全县教育脱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与各镇及相关部门签订《泾阳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责任书》,持续加压发力,统一思想,厘清思路,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先后3次组织全县教师开展“阳光普惠工程,落实精准识别”核查工作,入户调查,实地核查,逐村逐户“解剖麻雀”,走访行政村13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5083户、16564人。对教育扶贫档案资料建设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建立了教育扶贫四级工作档案资料库,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县有账。(E)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沅聪)身高只有1米2的他,靠着维修电动车艰难养活着一家7口人,清贫,但是知足。然而,3月份,随着腰疼的加重,很快,他甚至...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