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传统景区推陈出新,新兴景区不断涌现,旅游业已成为陕西省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6年-2017年,昆明池、秦岭国家植物园、渼陂湖、郑国渠、花溪弄、韩城国家文史公园等一大批新景区出现,成为备受瞩目的新焦点,它们不但代表了陕西旅游蓬勃发展的新气象,也向国内外展示着陕西旅游的新形象。
韩城国家文史公园:自然风光秀丽 文化气息浓厚
韩城国家文史公园是澽水河生态景观项目五园之一,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约3200亩,园区的绿化面积就达1200亩。国家文史公园内植物种类繁多,更有极大的科研价值。此外,这里还打造了12个植物专类园,十二园根据季节划分栽植不同花种,真正让园区四季有花,四季皆景。
集园林风景、游学科研、文娱休闲等多功能于一身的韩城国家文史公园,以苏式园林为载体,史记文化为内在,不仅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业态布局丰富多元,而且文化气息更为浓厚。园区通过建设史记成语园、史记文化长廊,采取故事地雕、诗文碑刻、景墙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史记文化。这里还会举办民祭司马、史记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吸引国内外史记文化研究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及大中专院校,中小学生来这里研究、学习,真正打造国内一流的研、学、游示范基地。同时,公园内打造的西北第一商业水街,引进乌镇团队先进设计、运营、管理理念,为游客提供了集地方餐饮、休闲度假、民俗展演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2017年,韩城国家文史公园在一年内举办了首届韩城国际郁金香文化节、首届韩城国际睡莲文化节等高质量、高水准、享誉省内外的大型活动。2017年5月1日还对外进行了“黄河魂”大型水景音乐秀的试演,并在10月1日开展了长达7天的对外公演,其磅礴浩大的气势、令人惊叹的光影效果、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得到游客们的称赞。
秦岭国家植物园:山水园林式智慧植物园区
秦岭,与北美落基山、中欧阿尔卑斯山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的具有生物地理分界意义的山脉,是世界生物多样性典型代表区域之一,更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而秦岭北麓的秦岭国家植物园,则占尽天时地利,拥抱千里秦岭资源最丰富的一段,海拔跨度480米至3000米,由北向南依次为平原、丘陵、低山、中山和高山五种地貌单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
园区位于周至县境内,规划面积639平方公里,距古都西安70公里,打造规划为“一河三湖四馆六区十八园”,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物园,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
秦岭国家植物园于2017年10月1日揭开面纱,园区综合虚拟现实技术,是集物种保育、科研科普、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式智慧植物园区,世界一流的生物多样性园区,同时满足了游客“行高山峡谷、观湿地花海、赏奇花异木、品三秦美食、住民宿客栈、购秦岭特产、浴梅园温泉”的观光体验需求。
郑国渠:三大水利工程之一 自然景观别具特色
郑国渠与四川的都江堰、广西的灵渠并称为我国秦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郑国渠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工程浩大。特别是主干渠一直沿用至今,造福当地。2016年,郑国渠成功申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郑国渠位于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150余公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进入关中平原,奔腾东西数百里。
郑国渠旅游风景区位于泾阳县王桥镇西北部,北仲山内泾河流域,2017年9月15日试运营。景区是集历史文化、自然人文、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以古代水利文化、大秦文化、泾河文化为主线打造。景区内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自然景观也别具特色,泾河大峡谷、龙女潭、黑沟等景点都彰显出景区自然景观的魅力。此外,景区还精心设计打造了泾河峡谷漂流、嬉水滩、龙盘栈道、水月洞天驿站等特色项目,供游客休闲游玩。华商报记者 宋小雪
新闻推荐
看《长恨歌》《大唐女皇》、吃biangbiang面、领陕西特产大礼包…… 老陕请客, 300个幸运观众名额等你来抢 今日9:30起,拨打成都商报热线866133
西成高铁的开通拉近了成都与西安的距离,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12月15日18:00,快来成都东郊记忆创意园区。陕西旅游集团在这里举行四川(成都)推介会,刘秀、诸葛亮、杨贵妃、武则天、杨虎城、白...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