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陕西省旅游协会、华商报社共同主办的,“绿水青山看陕西 全域旅游再超越”2017中国旅游总评榜陕西分榜投票活动即将进入尾声,截至12月12日上午12点,共有50余万人次在线参与投票。
从目前的投票情况来看,作为西安市左邻右舍的咸阳市和渭南市,两市所属景区投票火热,票数也在各地市中排行前列。一边是大秦故都、历史名城,一边是华夏之源、三秦要道,咸阳和渭南全域旅游创建和绿水青山发展如何,华商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旅游业内人士和市民,来看看他们的印象如何。
咸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应全力发展旅游+
在中国旅游总评榜陕西分榜上,咸阳的袁家村、茯茶小镇、豳州驿、泾阳吴家大院、大佛寺、侍郎湖、海泉湾等十多家旅游景区和机构榜上有名,支持他们的除了陕西本地游客,还有许多省外游客。刚体验完西成高铁首班车的旅游爱好者耿建武说:“我平常比较喜欢旅游和摄像。咸阳市去过很多次,本次候选榜单上的大部分景区都去过,而袁家村的印象给我最深,是具有咸阳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统一化的管理、地域化的特色食品、完善的硬件设施、便民的服务管理,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旅游从业人员王小蕾说,咸阳是秦、汉、西晋、北周、隋、唐等多个封建王朝的首都或京畿之地,文物资源异常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以汉茂陵、汉阳陵、唐昭陵、唐乾陵等为代表的27座帝王陵群和数百座陪葬墓群,构成了中华文明天然的历史博物馆。近年来,咸阳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县域旅游,激活文物旅游,逐步已形成以乾陵、汉阳陵、大佛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以袁家村、马嵬驿为代表的乡村民俗旅游;以侍郎湖、石门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旅游;以马栏革命旧址、安吴青训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以海泉湾温泉世界、咸阳地热城为代表的温泉养生旅游。此外,彬县豳州驿实施“旅游+农业”十分有亮点。王小蕾建议,咸阳要让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发展,应全力实施“旅游+”模式,旅游、文化、生态深度融合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才能打造文化旅游竞争新优势,使咸阳经济转型发展有新突破。
为华山景区点赞拉票
可建成国际化旅游目的地
在本次评选活动中,渭南市有华山景区、少华山、韩城古城等25个景区和单位入围并正在票选PK。针对本次评选,华商报记者采访了渭南市一些资深“驴友”。
在渭南一家传媒公司上班、爱好旅游的冯先生说:“对于本次华山景区入围中国旅游总评榜陕西分榜,我一点也不惊奇。就华山风景区的景色来说,应该坐等奖杯。华山景区的自然美景无处可敌,应该被全世界美景爱好者看到。每个人一生应该至少爬一次华山,不仅对自己是一次挑战,当你站在高山之巅,沉浸在云海中,会感受到造物者的神奇和伟大。”
同时他还建议,华山除了有无可比拟的自然美景外,历史人文也很重要,需要着力打造。华山是渭南最响亮的招牌,应该加以利用并辐射周边景区,真正建成一座国际化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发展国际化、完善的旅游产业链。
投票还有2天截止
12月20日总评榜荣耀揭榜
自11月22日中国旅游总评榜陕西分榜公布候选榜单,已经有50余万人次关注并投票,目前距离总评榜投票结束还有2天,投票通道将于12月15日关闭。12月20日,中国旅游总评榜陕西分榜获奖名单以及“65问”获奖者将荣耀揭榜公布。
自11月30日“绿水青山看陕西65问”大型全民旅游文化活动在报纸和网络同步上线,已有5万余人参与在线答题,200多人寄来答卷信件。读者段宝清说,他是个爱逛陕西的陕西人,题目中大部分景区他都去过。读者蒋日钊说,虽然他是地道的西安人,但因为工作原因对陕西了解较少。本次答题让他增长了知识,也丰富充实了自己。他非常喜欢此次“绿水青山看陕西65问”活动,希望今后多一些这样的活动。华商报记者 李怡 郭斌 郭乔娜
>>温馨提示
■网络投票:登录华商网生活频道,点击“2017中国旅游总评榜”进行投票
■微信投票:扫码关注华商爱游帮官微,进入主页后点击下方“总评榜”进入投票页面
■截止时间:投票截止到12月15日
新闻推荐
合作社培训 信用社贷款 供销社卖货泾阳县沟而上村探索“三社联动”新模式
“以前种植甜柿不懂技术,树病了该上什么农药,怎么配比没人指点。想扩大种植面积又缺乏资金,好不容易收获了产量又不大,还得骑摩托车走街串巷叫卖,根本赚不了几个钱。”泾阳县桥底镇沟而上村贫困户王岁...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