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丹 通讯员 孙涛)“叔,给你送饺子来啦,快过年了,我把你院子也拾掇下。”隆冬时节,泾阳县社树村张振江坐在家里的热炕头上,吃着村里干部姚文平送来的饺子,真是暖到心里了。“多亏了他们帮衬,不管有啥困难,这些党员干部随叫随到。”张振江老人腿脚不好,孩子又在外打工,这一年多亏了村里党员干部们的悉心照顾。如今,“有困难找党员”这句话在村里已经成了流行语。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泾阳县突出以“学”提高思想觉悟,以“做”体现学习成效,以“改”解决突出问题,以“促”推动中心工作,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活力,用实际工作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
该县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微信”传递信息“快”、辐射面“广”、趣味性“高”、维护成本“低”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模式,用微信平台撬动“指尖”党建,引导建立了以支部为核心的微信群,实现“智能式”的教育。“我们把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分批次发在群内供党员学习,不断传播党的理论,教育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群众。以‘学\’提高思想觉悟,以‘做\’体现学习成效。”泾阳县委组织部部长孔庆伟说。
去年,泾阳把服务群众的窗口不断前移,能送服务上门的坚持在群众家门口办理,能代办的帮着群众在各部门之间办理,他们制定了村干部值班制的铁规,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让服务“迈开腿”,彻底扭转了“部门一张嘴,群众跑断腿”的局面。在崇文镇派出所,民警将辖区各村排成驻村服务表,坚持在固定时间到辖区内各村集中为群众办理户籍等业务,真正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泾阳的党员们自发组成了志愿者服务队,用行动彰显党员先进性。去年6月4日的一场大雨让泾阳县长街村村民苟艳丽记忆犹新,“当时麦子都在场上晒着,突然电闪雷鸣,眼看雨就要来了,每家都急着收麦子,我家就我和小孙子两人,真是干着急没办法”,就在此时,党员志愿者赶来了,他们拿着家伙什,分赴各家各户帮助抢收小麦。一时间,房前屋后、广场屋顶、田间地头,凡是有晾晒小麦的地方,就有穿着红色马甲、头戴红色帽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员们忙碌的身影。据了解,泾阳县在全县范围内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们依据自己的特长在泾阳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行动感染着周边的群众。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泾阳县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了加快发展、实现跨越的信心。去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8%,落实脱贫贷款贴息、移民搬迁、医疗救助等一揽子政策,完成了人的脱贫任务。
新闻推荐
????医务人员正在向老人讲解健康保健相关科普知识阳光讯(高亚朝宋妮记者张凯文/图)咸阳市中心医院9月6日~7日,安排二十余名专家名医组成医疗组,赴泾阳县三渠镇、渭城区、驻咸阳新疆干休所,对孙乾、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