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医邱军民正在为刘鸽受伤的腿进行敷药治疗。
本报记者 刘亚茹
有一种信念叫坚持,有一种奉献叫坚守。泾阳县云阳镇马家村乡村医生邱军民用17年的行医经历对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自1999年走上乡村医生的岗位以来,邱军民17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呵护着乡亲们的身体健康,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
邱军民出生在农村,亲眼目睹了农村医疗技术的落伍,及百姓疾苦、刻骨铭心。他便从小立志努力学习,长大当医生,救死扶伤。21岁时,终于如愿以偿踏上学医生涯。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看到群众看病困难,往往都是将小病拖成大病,加上城乡医疗条件的巨大差距,使他更加坚持地扎根偏远乡村,走村串户,悬壶济世。用实际行动为方圆群众解除病痛,用贴心服务温暖人心,用精湛医术践行救死扶伤理念,他是乡村百姓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1999年,走村串巷在救死扶伤道路上邱军民承担起了云阳镇马家村卫生服务站的乡医工作。从此,便过上没有周末与节假日的日子,大街小巷,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不定期讲解防病知识。谁家大人打工去了,小孩有病,谁家老人留守在家,需要什么药,邱军民心里都一清二楚。对贫困、空巢老人不仅不收钱,还经常对他们进行免费查体。这些年,邱军民坚持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定期检查、治疗。他每天早上7时不到就开始为群众看病,经常忙到晚上十一二时,偶遇特殊病况甚至通宵达旦。
8月下旬,“秋老虎”如期到来,让整个炎热的伏天更加的燥热。晚上,邱军民热得在屋里团团转,凌晨1时,好不容易有了一丝风,正要合眼时,电话响起来了,邱军民听见电话那头一个女的大叫:“军民,快来,我娃他爸肚子疼得不行了。”军民瞬间没了睡意,赶紧下床背上药箱子走出了家门。
“军民人好得很,看病也没问题,我们这的人无论大小病都要让军民瞧一下。”王大妈说道。(G)(2)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摸底子,举板子,找路子,铆劲砍出“三板斧”今年以来,市国土资源局在原有地政管理、矿政管理、地质灾害防治三大职能的基础上,先后增加了不动产登记和移民搬迁两大任务职能,压力和困难不言而喻。...
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