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云阳镇中学 龚世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就是兴趣,这也充分指出了兴趣对于学生初步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真诚情感来培养学生兴趣。
实践告诉我们,师生之间感情交流多了,关系融洽了,学生就会学会尊重你,对你所带科目也会产生兴趣,这方面从感情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精湛诙谐与幽默会使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初中阶段“愉快”仍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鉴于此,这就要求教师勤于“修炼”内功和外功,提升个人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引言,诱发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例如要学习亚洲,可以设置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什么洲?人口最多的洲是哪个洲?我们中国在哪一个洲?你真的了解亚洲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亚洲。这样的引导一下紧扣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三、巧布疑问借“疑”增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获”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培养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述“大陆漂移说”时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寒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矿?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古代冰川的遗迹?在讲述“沧海桑田”设置问题,为什么在世界屋脊却发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而“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比喻以“喻”激趣。
在讲述“森林资源是大自然调度室”时,可运用一系列比喻:净化空气的“工厂”、吸烟滞尘的“吸尘器”、涵养水源的绿色水库、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绿色卫土”、调节气候的“空调系统”、还有什么“隔音板”、防疫的“庇护所”等作用,而通过这样的比喻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探索知识与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这样地理学习兴趣得到张扬,地理学习能力得到培养,让我们的课堂更充满活力与激情,更加高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水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咸阳市组织实施的一项文化建设标志性工程。它依托市、县两级图书馆,采用互联网融合联通的形式,上与国家、省网平台连接,下与县、乡、村连通,建成内容丰富的文化...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