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扩正在与仵德厚交谈
本报记者 杨波海
5月8日下午,当记者从张志扩手中接过33万字沉甸甸的《铁血悍将》书稿的时候,油然生出一种感动和敬意。年已68岁的张志扩先生,从咸阳市直某部门退休后,利用6年多宝贵的时间,殚精竭虑,勤奋耕耘,完成了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台儿庄战役敢死队队长、西北军将领仵德厚风雨人生的长篇纪实文学《铁血悍将》的创作。
“当自己的劳动和社会上一部分人或者群体发生共鸣时,你的付出就得到了社会认可。”张志扩说。
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张志扩从凤凰卫视中文台看到仵德厚的事迹,这位喜欢读书、写作的退休干部一时怦然心动,觉得这就是他要寻找的题材人物。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走一个人就会带走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当时仵德厚已经95岁,时不我待,在众多领导和朋友的支持鼓励下,他下定决心要完成这段历史的“抢救”任务。
2006年12月2日,正值严冬季节,张志扩来到泾阳县龙泉乡雒仵村仵德厚家,吃住在老人家里,一呆就是50天,采访仵德厚老人。每天上午8时至10时交谈,老人休息后,再一直采访到下午4时。已经96岁的仵德厚老人耳背,听力极差,说话声音很大才能听清。老人的讲述,随着记忆,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相互交织穿插,往往无法按照提前拟定的提纲进行。张志扩耐心引导,认真梳理,才使采访得以顺利进行。当时天很冷,张志扩住在仵家的上房,晚上盖上两条厚被子还觉得冷。就这样,他每天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当天采访得到的素材过一遍,再谋划明天的采访,大脑总是处在亢奋状态。另外,他时时为仵德厚老人的身体担心,结果在采访的第47天,老人病倒卧床,无法再正常采访。在老人的炕头,他还坚持守了3天才离开。这50天,张志扩不仅积累了20余万字的采访笔记,而且从仵德厚老人处得到了《西北军将领录》、《台儿庄战役史》等历史资料,为创作获取了第一手素材。
返回后,张志扩还不辞辛苦,采访搜集了大量的旁证素材,访问了当事人的后代。当年仵德厚的副手、副营长赵惠道的儿子赵昌济,仵德厚两个卫兵李桂林、李英林的后代、远在安徽涡阳县五座楼村的李金祥等。另外,他还搜集到参考资料达15部著作,在写作中随时进行史实的甄别,仵德厚老人每讲到的一个战例、一件往事,他都要在战史资料中得到印证。
从2008年2月起,到2012年2月,整整4年时间,张志扩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付诸于《铁血悍将》的创作。这4年,他从未休过一个双休日,连过年都没有停止过写作。“钻进去了,就啥都不想了。”张志扩说。一章写完后出门透个气,“不敢停,停下来害怕中断了。”有几次出门到院子,邻居们都瞅着他,说他的脸都变形了。就这样,他依然自励坚持,毫不懈怠,手写完成了40万字的初稿。又学习电脑、录字、修改,终稿33万字。
记者在张志扩家里见到了《铁血悍将》的初稿手稿,一摞方格稿纸有半尺高。张志扩说,当写完最后一个字时,他既兴奋又忐忑:终于完成了,有了结果,他如释重负。如今这巨大的付出,得到了众多名家和出版社的认可。有付出,就会有成功,有回报,张志扩以自己的执著勤奋完成的这部长篇纪实文学,一定会走进作者,走进历史。(C)(5)
新闻推荐
脏水直排 看看谁把渭河污染了 市双创办同时部署对餐饮单位“拉网式排查”重点查食品来源
乾县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氨氮超标。本报讯(记者王高峰实习生李梁文)6月8日下午,市双创办召开5月份考评通报会。总结前期双休日双创监管考评、创模检查及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