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涝池岸村整修一新的涝池。张恩颐摄
本报记者杨静
王永科家是淳化县沟东村的贫困户。前些年,为了给王永科做大手术,王永科的家人借下了4万多元的外债,至今没有还上。这笔欠款让本就贫困的王永科家雪上加霜。
不过,这些天来,看着自家大棚里的西红柿一筐一筐地卖出去,笼罩在这家人头顶的愁云开始消散。“我们家今年4月建了6个西红柿棚,现在西红柿开始一拨一拨卖了,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两百多元钱,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多亏了咱们村这口‘井\’,水充足了村里才能建大棚,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照这样下去,估摸着我们家很快就能脱贫了。”44岁的王永科激动地说。
王永科所说的“井”,就是润镇沟东村供水工程。这个工程属于淳化县2016年省级农村饮水工程专项资金项目,解决了润镇沟东村1418口人的饮水问题。同时,充足的水源也让包括沟东村在内的周边4个村子,开始成规模地发展大棚蔬菜和养殖业。
沟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是陕西民生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按照柔性治水以人为中心的系统治水方略,陕西省水利部门在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计划总投资360.35亿元发展农田水利、农村饮水、水保生态、农村水电等9个方面的民生水利项目,使百姓在水利建设中真正得到实惠。
1边远山区的饮水工程
饮水安全,是直接关系百姓生存的头等大事。过去陕西省大部分农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民间这样形容水的金贵:十年九旱的陕北——“婆姨看人侧着脸,汉子见面两只眼”;关中渭北旱塬——“宁给一个馍,不给一口水”;陕南秦巴山区——“听水响,看水流,吃水贵如油”。不少人因为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造成“因水而病、因水而贫”。
为改变这一现状,陕西省已经实施了一系列饮水解困工程。在“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又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与百姓脱贫实际无缝对接。
淳化县秦河乡辛庄子村76岁的张慧霞感叹:“家里通了自来水,生活更方便了,日子也更舒心了。”淳化县是位于六盘山连片特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资源型缺水地区。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86处,解决了17.97万人的饮水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入户率达到98%以上。
生活在秦巴山区的宁强县毛坝河镇罗全岩村村民,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帮扶百姓脱贫的受益者。过去这里的农民吃水要到3公里外的地方背水。修建饮水工程后,自来水直接引入厨房,不仅吃水方便,还带来了更多的收入。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年轻人外出打工,中老年人发展庭院经济,家庭收入成倍增长。
白于山区是陕西省三大重点贫困区之一,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缺水。定边县白于山区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取建水窖、硬化集雨场的方式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建成水窖近3万口、集雨场近300万平方米,山区群众彻底告别了驴驮水、人担水、高价买水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延安市把2017年确定为“饮水脱贫攻坚年”,计划投资3.68亿元,实施村镇供水工程1314个,改善556个贫困村的饮水条件。截至6月底,延安市共完成饮水脱贫投资1.68亿元,项目开工1038处,建成工程266处,4.44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用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据陕西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工作人员介绍,2016年,陕西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扶贫的第一要务,将其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国家级贫困县退出验收标准,把工程受益范围覆盖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0%的中央和省级资金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并由省级全部承担贫困地区的配套资金。2016年,陕西省共解决和改善了55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4.66万贫困户18.9万人的饮水问题。
2017年,陕西省推出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农村饮水安全考核指标体系,要求贫困户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贫困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90%。
2贫困地区的水利工程
陕西省贫困县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导致产业发展滞后,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陕西省城乡供水与农村综合开发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今后几年要让贫困地区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全部达标,基本实现饮水工程管理规范化,基本消除因水致贫现象。
为此,陕西省坚持水利基础设施向贫困地区倾斜优先的原则,分类优先安排56个贫困县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中央和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资金安排给贫困县区的份额不低于资金总量的80%。
陕西省贫困地区水利设施欠账多,尤其是中型灌区自然淤积和人为毁坏严重。2016年起,全省优先开展贫困地区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向贫困地区倾斜。预计“十三五”期间向56个贫困县区投入建设资金99.32亿元,补齐农田水利的短板。
“像白水、澄城等一些地方,有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一下子就提高了,脱贫致富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陕西省灌溉排水与水利水电发展中心负责人说。
在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帮扶下,淳化县丁户塬村的300亩土地流转后,建成全省水利高效节水灌溉扶贫示范点,仅此一项就推动了该村59户贫困村民的脱贫工作。
安康市2017年新增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资5404.9万元,其中用于贫困村项目建设4681万元。
据统计,2016年,陕西省水利部门向40个贫困县安排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全省项目57.3%的资金用于支持这些贫困县统筹现代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和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使444个贫困村和33.2万贫困人口受益。
此外,2017年,陕西省安排太白县、勉县、西乡县和镇坪县4个国家级贫困县建设4个总投资1.75亿元的扶贫水电站,总装机1.97万千瓦。全省4个试点项目每年将拿出不低于340万元扶贫收益,用于贫困户脱贫解困或当地基础设施改善,可扶持36个贫困村和37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每年每户将得到900余元的资金扶持。其中,镇坪县沙湾扶贫水电站的修建,还解决了周边42户山区群众出行不便的困难。
3民生水利造福百姓
陕西省治水的总思路,已由“非此即彼的刚性”向“灵活系统的柔性”转变。陕西省为解决群众吃水、庄稼喝水的水保障问题和山区防洪的水安全问题,相继启动了渭河综合整治、引汉济渭、汉丹江治理等一批重大工程及普及农村饮水的民生工程,让百姓因水得福、因水得利。
防洪减灾中凸显民生。陕西秦巴山区、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江河支流和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不少村镇仍然受到山洪灾害的严重威胁。
2016年起,水利部门围绕贫困地区易发生洪涝河段,加大规划治理,加快应急水源等抗旱设施建设。目前,水利部门已建设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66座,使贫困地区年供水量增加2.9亿立方米以上,全面增强了防洪抗旱减灾能力。与此同时,水利部门启动山洪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治理经果林3600平方公里、水保林5700平方公里,建设淤地坝3700余座,新增拦泥库容14亿立方米。
民生水利以保安全为基础,唤回了绿水青山,再造了生态水系,重塑了人水和谐。而这恰恰是陕西省水利在不断完善饮水安全、水利扶贫之后又一民生样本。
加快渭河生态区建设,实施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保护,扩大城区水面;实施农村涝池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涝时蓄水、旱时取水;生态修复陕北淤地坝、关中涝池水田、陕南堰塘,建设星罗棋布、生态宜人的小型水景观、水设施……通过一系列水生态工程的实施,多数地方实现了身边有水、村中有景、群众有去处的生态新生活。
随着渭河生态区建设的推进,昔日杂草丛生、沙石裸露、污水横流、堤防破败的渭河,正在变身为横贯关中的生态公园、景观长廊和滨河大道,人水和谐的美丽新陕西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大荔县城关镇畅家村,因为新建一个涝池,整个村子变得灵动起来。在宝鸡陈仓区慕仪镇第四村,修复后的涝池也是旧貌换新颜,涝池边的休闲广场已成为村民文化娱乐的地方。
“水土保护是国策,水清气爽是民生所望,我们要办好陕西水利民生。一是城乡居民生活用水进屋里头。二是全省生产发展用水赶在前头。三是城市农村生态用水到户外头。”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拴虎这样总结。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增强刘斐记者王天洋)眼下,就像这酷热的天气一样,淳化县米仓村油桃的销售异常火爆,村民们个个喜不自胜。这一切得益于省水电设计院在该村实施***中的真帮真扶。省水电设计院定点包...
淳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淳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