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只是去走亲戚,结果他却得上了“红眼病”,城里人张勇涛每每提起最近一趟到淳化县石桥镇看望姑母,就对今天的农村生活羡慕不已。
农村生活不比城里差
张勇涛最先感慨的是淳化的交通,虽然算不上“四通八达”,但却很方便。从咸阳到淳化,上高速,走国道,沿着乡村水泥路,30多分钟他车开就到了姑母家,门前院后是硬化路。
新村里整齐的房舍一字排开,红花绿树簇拥下宽敞干净的农家院里,并排放着农用车、摩托车、小轿车,墙角是太阳能洗澡间,表哥说平时下地回来冲个澡方便又舒服,菜园里随手摘一把新鲜蔬菜,做饭时电器、沼气、火灶随便用,闲时看看电视、上上网,或者到村里的广场唠个嗑,跳个舞,就看你喜欢什么,张勇涛听着老表的话心里一阵阵羡慕。
其实,“路通到家门口、水引到锅台前”对淳化百姓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为让群众生活更好,近年来,淳化在县镇村三级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街区综合开发、移民搬迁等工程,特别是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示范、211国道升等改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的实施,极大提升了路、水承载能力。据悉,该县交通项目全部建成后,农村公路里程将突破180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将达到100%。
守着绿水青山赚得金山银山
“最近县上招了一个8亿的项目,把光伏发电和现代农业相结合,又环保又经济,县上规定有污染、高耗能的项目一个都不让落户,就是要保护淳化的生态环境,这是真正为后代做打算的事。”提起淳化的生态,表哥满脸得意,张勇涛则满腹感慨。当很多人为避霾苦恼时,淳化人却生活在天然氧吧之中,无论生态大环境,还是生活小环境,真正是“城在绿中,村在林中,人在葱茏中”。
淳化森林面积27.4万亩,林草覆盖率46.2%,县城绿化覆盖率38.6%,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0天以上,今年该县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
谈到经济收入,表哥打开手机让张勇涛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上面贴满油菜、樱桃、葡萄、蔬菜的图片,从用药、施肥到管理、发公告,包括最后下单订货,他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一目了然。表哥说苹果是淳化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这几年该县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与江苏通州、广西凭祥成为友好城市,在内蒙古满洲里等地设立了11个苹果直销窗口,再加上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淳化苹果已经“卖向全国,走出国门”。
上学看病都不发愁
张勇涛最关心的是年过花甲的姑母,老人常年病痛缠身,花销不小,但表哥却让他不用担心,因为看病的钱年年都能报销,得小病有门诊统筹、新农合作保障。
近年来,淳化县在惠民生上下大力气,严格落实“两个80%”民生政策,深入推进为民20件实事,建成13所公办幼儿园,资助1648名贫困学生走进大学校门,开展“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9.4%,开通淳化“一元钱公交”1号、2号线和西淳、咸淳高速客运班线。9月即将开学,今年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正在积极争取助学金,乐观开朗的表哥说:“这些娃坐2号公交直接到县上找相关单位,看着他们忙,我也跟着高兴。”
张勇涛用眼看着、用耳听着、用心感受着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当真害起了“红眼病”,他盘算着以后要多到淳化转转,多沾沾好事的福。(B)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蒲大伟张欢庆)今年以来,淳化县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抓手,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从县委书记做起,从全体县级领导做起,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大力发扬“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精神,带头落实“今天再晚也...
淳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淳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