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默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是支撑,人才是关键,可扎根基层的农业技术人才越来越少,尤其专业素质较强的技术人员更少。”3月30日,记者在淳化县调查小杂粮产业化发展情况时,这是农口谈得最频繁的一个问题。
“农技人才的匮乏,别说应用推广技术含量高、难度大、高科技性技术,就一般技术推广起来都很难。”淳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王建民道出自己的忧虑。不光是农艺师们,整个农口都在担忧:农技人员在农业发展、改革、创新及农技推广服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具备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其匮乏不仅影响农业现代化及新农村建设速度,更长期困扰着农业发展。
业内人士介绍说,农技人才“缩水”,主要存在编制问题、机构精简,一批优秀农业大中专毕业生被拒之门外,从事了与农无关工作;基层农技人员,待遇比不上外出务工人员,导致另谋出路;因就业难的困惑与压力,国内一些农业类院校、涉农教育专业机构把涉农学科和专业调整成好招生、好就业、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致使涉农人才从基本上减少等多方面原因。
农口相关领导建议,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尤为重要,要抓好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利用上海高校及科研机构集中等优势,造就一些紧跟世界农业科技潮流、国际一流、能掌握和突破农业核心技术、德才兼备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同时,重点培养一批扎根基层、贴近泥土、素质较高、数量稳定、结构合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及一批种养能手、农机作业能手、农村经营管理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B)⑤
新闻推荐
本报讯(冯圆)去年以来,淳化县立足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规范了操作程序。通过公开政策、公开低保对象和保障金额等内容,切实消除了平均分配、优亲厚友等问题。加强了动...
淳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淳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