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莲生活不能自理,处处需要人照顾。
梁金莲家的土窑在坑中,这是回家的“必经之路”。
本报讯(记者 吕聪)别人都盖了新房,自家人还“蜷缩”在破旧的土窑;两个孩子正值上学年龄,两位老人还等着照顾,一家6口的生活举步维艰。淳化县十里塬镇张家村村民张备战携妻子梁金莲到广东打工。谁知,2009年年底,不幸降临,梁金莲从楼梯上摔下,经抢救虽脱离生命危险,却急需手术。花光了家中积蓄,借遍了亲朋好友,张备战无奈在妻子做完手术后,返回淳化老家。从此踏上了寻求救助的艰难之路。
2月13日,记者来到淳化县十里塬镇张家村。穿过土质门楼,张家的窑洞原来是在一个大坑中。土窑因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出现裂缝,且土质也已疏松。走进张备战的家,妻子梁金莲正坐在炕边,见到记者,她想起身,却因体力不支还是瘫坐下来。屋内的陈设十分简陋,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窑洞内支起的两根横梁。据张备战讲,因下雨土窑漏水,墙体也向下倾斜,只好用横梁勉强支撑顶部,隔壁父母的窑洞也是如此。
张备战告诉记者,他今年43岁,妻子梁金莲40岁。迫于生计,他和妻子在广东打工,2009年,梁金莲在上夜班时,从出租房的楼梯上摔下。他将妻子送往医院后确诊为劲椎压迫神经线,需要做手术。3个月后,梁金莲做完手术出院,共花费了近13万元。其间,张备战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除过厂方拿的1万元,他在亲朋好友处借了3万元。
2010年4月,张备战想到了寻求救助,此后的两年间,他奔走于十里塬镇民政工作站和淳化县民政局,然而,除镇上的民政工作站于2010年年底给过一次500元的救助金后,低保没有申请上,民政工作站和民政局推推托托,再也杳无音信。
两年来,医院多次催张备战带妻子进行二次去除钢板的手术,然而他们一家人却因没有钱,将手术一拖再拖,梁金莲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如今导致双腿麻木,左胳膊几乎没知觉,右手活动不便。一家6口的生活,全靠8亩农作物维持,想起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念书的两个孩子,张备战感到很无助。
“这种事情我咋能管过来”
又讯(记者 吕聪)张备战多次找民政部门寻求救助,却效果甚微。采访当天,记者来到淳化县十里塬镇的民政工作站咨询相关情况。谁知,站上负责人没有见到,却意外地与镇上的“张书记”通了电话,电话里的“张书记”大发雷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赶来的张书记却称电话不是自己接的。
当天下午2时30分,记者来到十里塬镇镇政府。民政工作站的办公室大门紧锁,镇上的工作人员得知记者来意,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可带记者咨询镇上张书记。无奈,张书记也不在。工作人员拨通张书记电话。接通后,张书记在电话中说:“这种事情我咋能管过来”。得知记者在镇政府采访,对方抱怨不断。
咨询无果,记者驱车离开。刚出门,一辆红色轿车紧跟其后,车上一男子不停招手示意记者停车。几分钟后,记者来到淳化县委宣传部,该车紧跟其后。下车后,一男子自称他就是十里塬镇党委副书记,名叫张卫平,先前的电话有“误会”。张书记说:“电话响时,我正在开车。话还没说几句,副驾驶的人就把电话抢了去,说了些‘脏话\’”。
张卫平还说:“接电话的人是镇上的一名工作人员,他是张家村的包村干部,农村人素质低,还望谅解”。
民政部门:救助梁金莲很“为难”
又讯(记者 吕聪)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备战自2010年妻子出事后,两年来,多次递交低保户申请,却得不到答复。梁金莲还有没有希望得到民政部门的救助,已拖延了两年多时间的二次手术什么时候才能做?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民政部门,得到的答复却让人难堪。
十里塬镇民政工作站刘站长告诉记者,低保户都是经济困难、人均收入低的家庭,各村一年调整一次低保名额。他表示:张备战家确实困难,我已经上报,他可以享受今年第一季度的低保”。而记者从张备战口中得知,他并没有接到成为低保户的任何通知。另外,2010年年底,工作站曾给了梁金莲救助金500元。按照相关政策,“大病救助”只能是一次性救助,救助金额也有限,为500至1000元。如果张备战妻子需要进行二次手术,那就先做手术,回头再递交申请。
淳化县民政局大病救助股贾股长表示,申请救助有条件:第一,要是低保户;第二,必须先报销合疗,才能针对自费金额按比例给予救助。但也有特殊情况,家庭确实困难者民政局也会给予一定救助。按现有制度,救助申请及结算都是一年一次,只限当年,而张备战既不是低保户,又没有报销合疗,也错过了2010年救助,“我们也很为难”。
张备战说自己从2010年曾到县民政局寻求过救助时,贾股长愣了一下说:“过去了这么长时间,那我忘了。”
在此,本报也呼吁爱心人士能为张备战一家伸出援手,如果您想资助张备战家,或是帮助梁金莲顺利进行二次手术,请拨打***********与张备战联系。(D)(7)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景东旭“听了周刊老师的一席话,真是感到教育工作离不开教育宣传!”日前,淳化县召开教育宣传工作研讨会,县教育局领导班子,全县部分中小学、学区校长等参会。会上,《咸阳日报·教育周刊》负责人...
淳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淳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