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阎莉
在果乡淳化,有一位专家被果农亲切地称为“洋专家”,因为他是淳化唯一到日本进修过果树技术的专业人才,也是呕心培育淳化苹果发展全过程的见证者。在这片土地上,每个果园都直接或间接地留下了他的印记,他就是淳化县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唐民社。
在淳化果业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论是作为一名普通技术员,还是受人敬仰的果业专家,唐民社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淳化的田间地头,以一名农家子弟特有的热忱与质朴,一步一步陪伴淳化果业步步前行。他针对全县果树管理粗放的问题,先后负责推广了高接换种、树形改造、果实套袋、果园生草等10项技术,主持编写了《果园管理周年历》和《十大技术要点》,并大面积推广,使10项技术推广面积超过30万亩,苹果优果率达到85%,年增加经济收入4000万元。
近年来,根据省上提出的“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他负责编印了《淳化县优质苹果生产技术要点》指导果农实施“四大技术”,使淳化的“四大技术”推广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唐民社十分重视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把示范园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最初的科技承包到“千百十”科技示范,再到果园管理关键技术推广,他都坚持带领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上门服务,为果农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并大力推广“果、畜、沼、草、水”五配套生态果园模式,在全县树立了一批典型。到2009年底,淳化县共建成省级示范园15个、市级示范园10个、县级示范园232个。特别是使果实套袋技术在淳化从无到有,套袋数量逐年增大,2010年全县套袋数量突破25.8亿只,促进果农增收4.06亿元。
唐民社从事近三十年的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提高与普及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每年举办培训班20期以上,培训果农3000人次。他几乎走遍了全县204个行政村的每一片果园,黝黑的面庞几乎成了县果业中心在群众中的一张名片,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果农热情地招呼这位挽起裤管、两脚沾泥的“洋专家”。(D)(3)
新闻推荐
“十一五”期间,淳化县先后投资9.7亿元,实施生态园林山城建设十大工程,相继建成重大项目40多个,使县城基础设施、文化景观、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图为新建成的县城梨园广场一角。本报记者王军政摄(B...
淳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淳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