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苗裔
“你们找梁老?他一大早就来我们这了,这会应该在试验田里忙呢。”在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实验中心,得知要来采访梁增基,助手慕芳指着试验田西头的塑料大棚说。
“你们好,这是我们昨天才搭建好的温棚,里面放的都是盆栽新品种,刚出实验室,目前看来,棚内温度控制得还算不错,有利于麦苗生长。”看到有人来,梁增基放下手中的麦苗,打了一声招呼,简单地介绍了手中的工作。
此时,记者眼前的梁增基,俨然一副关中老农的形象。花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布满额头的皱纹,长满老茧的双手,一身普通的深色衣服……如果不是从照片上见过,很难将眼前这名朴实的老人与享誉全国的小麦育种专家画上等号。
一个决定成为一生承诺
1957年,高中毕业的梁增基,报考了当时的西北农学院。
1961年大学毕业后,听从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梁增基踌躇满志,来到陕甘边境的长武县农技站。谁曾想,恰恰是这个决定,让他在西北旱原一待就是57个年头。
“上世纪六十年代,仅西北农大分到长武农技站18人,分到农业系统25人,后来都走了,最后就剩下了我一人。”梁增基说,那时的长武生产生活环境特别艰苦,光坐卡车从咸阳到长武都得一天的时间,很少有人愿意留在这里。
在梁增基的记忆中,50多年前的长武,大部分的山是光秃禿的,群众要做饭没有煤,就连树根草根都挖来做柴火用;耕地是用毛驴拉犁,几千年耕深三寸,三寸以下是长期形成坚硬的犁底层,水渗不下去,雨水都流光了。
当时的农业品种和种植技术十分落后,小麦不仅低产,还有发生冻害、锈病、干旱等严重灾害,虽然60%耕地种的是小麦,20%种的高粱,但人们吃的大多是高粱。
1962年早春,长武发生了“地油子”冻害,麦子地面叶片全被冻成水漫状。县委书记领着梁增基这个初来的大学生去检查,书记问,有什么办法?他说,只能培育抗冻品种。书记说“远水不解近渴”,这让他很尴尬。
当时没有化肥,确实没有别的办法。
当年,梁增基从北京引来“华北187”“石家庄407”两个小麦品种,1963年大田再次发生“根拔”性冻害,48%的麦子被冻死,而引进的两个品种则丝毫无损。1964年春,农技站开始研究推广这一品种的小麦,可推广会刚结束,锈病大爆发,麦子长得好好的,收获却成一包灰,千粒重只有67克,亩产20公斤。
引进的品种受到了群众质疑,这让梁增基备受打击。由于当年生产的麦子,只有皮,没有面粉,雨多还发霉,吃起来又黑又苦又黏,他整整吃了一年。
挫折没有难住梁增基,他认为,朴实的长武人民需要他这样的农业人来改变现状,而且育种工作一个人就能干,干好了,就能造福一方人民。(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郭怀玉马勇)今年以来,长武县纪委监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硬碰硬”“实打实”的措施,准确把握和运用监督执纪...
长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武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