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长武新闻 > 正文

53载,漫漫艰辛求索路 ——访旱作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

来源:咸阳日报 2014-04-22 23:1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赵鹏

“我虽然不是咱咸阳人,但在这里我却生活了53年。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有很多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工作,更在这里安家落户,可以说,渭北高原养育了我,成就了我的事业。脚踏黄土地,心系渭北原,53年过去了,当年的下乡知青变成了现在白发苍苍的老人,只有这片土地伴随着我一路走来,它像一杯浓茶,或是一首深沉的诗,需要细细品味、思索,感受其浓浓的情感。——梁增基

小资料

梁增基,1933年出生,广东省高州市高坡村人,旱作小麦育种专家。他用50多年时间,把渭北高原当地的旱作小麦亩产由50.1公斤的多灾低产作物提升到千斤水平,使渭北高原的小麦告别了“锈、冻、倒、旱”等灾害的发生。此外,梁增基还培育成6个创新性小麦品种,并在渭北和陇东大面积推广,有的还推广到河南山东部分旱区,累计推广过亿亩,增产20亿公斤,这些品种小麦对当地旱区小麦的育种起到领军作用。梁增基个人也多次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成果奖两项,1977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大会先进个人,1980年获陕西省先进生产者,1984年获陕西省农技推广先进个人,1992年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5年获“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未见到梁增基之前,就已经听说了他的事迹,一位广东人,能扎根长武县辛勤育种53年,心中不由得产生了敬佩之意。4月17日,记者专程拜访了梁增基先生。见面时,这位81岁的老人用一口流利的关中话打着招呼,虽然话语不多,但处处透着沉稳与谦和。

半个世纪的艰辛,梁增基用足迹丈量出人生的价值。他的研究成果先后荣获了多项省市大奖,面对这些荣誉,梁老很坦然,“成绩是国家的,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回首往事,梁增基对记者说:工作之初他曾立志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浪费时间,不荒废业务,如今他做到了,这是最让自己欣慰和满足的,如果从头再来,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小麦育种这个事业,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真诚选择。

怀揣感恩之心

他毅然选择了小麦育种之路

1933年,梁增基出生于广东省的一个小山村。从小生长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学到初中,梁增基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是从穷山沟里走出来的农民,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给了我很多启示,我从课本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农民。”梁增基如是说。1957年梁增基高中毕业后,进入西北农业大学学习。1961年毕业后,按照当时毛主席提出的“三去”原则,他被分配到长武县农技站工作。

“煤油灯、高粱面、玉米榛子、大土炕,那时群众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小麦面,早饭午饭离不了高粱面,也许正是这种生活,才使我的心和农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回忆起50年前的情景,梁增基仍历历在目。上世纪60年代,渭北高原地区的很多小麦因为“锈病、冻害”而减产,许多农民为此而损失惨重,看到这种情形,梁增基心里难过极了,同时也迸发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也是贫苦农家的孩子,知道农民种地的艰辛和不易,看到他们的损失,当时我就暗自发誓,今后一定要培育出一个新的小麦品种,让大家都吃上白面!”梁增基说。

那个时期是小麦锈病的高发期,梁增基一边为机关看大门,一边静下心来搞科研。几年下来,和他一起分配在长武工作的大学生调走了三分之二,可他还是安下心来,决心在长武这片黄土地上开展小麦育种和小麦技术改造。没有试验田,梁增基就找熟人在县农场借来了二亩地作为试验田;没有工作室,他就把自己的住房当作工作室;没有经费,他就将每月仅有的48元工资拿出来搞科研,亲自播种,亲自作务,亲自收获,一有时间就泡在那二亩试验田里。很快,他房间里的桌子上、地上、甚至于屋梁上都摆满了种子。

从1964年到1971年,7年时间,梁增基凭着一股顽强的“钉子”精神去摸索去创造。他从大量育种遭受失败的挫折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选材杂交、观察到收获、脱粒……所有过程他都亲自动手,经过数年的努力,梁增基先后育成“7125”、“抗引655”、“702”、“秦麦4号”等小麦品种,这些小麦品种成功推广后,在渭北高原形成了一个自然隔离带,阻断了小麦锈病南北传播,把锈病挡在了西北。而作种质资源,他的成果先后被北京和陕甘许多研究单位广泛应用。

有人说,梁增基这辈子和小麦“结了缘”、“攀了亲”,对此梁增基这样说:“科研工作光靠敬业精神是不够的,更要有一股子不服输的钻研劲,进入一个领域后,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越钻研,名堂越多,觉得越有意思。”

这里就是阵地

再苦再难也要坚守下来

旱原小麦既要矮秆高产,又要抗旱稳产,这在当时的国内小麦育种领域尚未有人涉足,为此,梁增基查开始摸索着。用他的话来讲,“容易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剩下的都是啃不动的硬骨头了,没有难点的突破,后面的成果也出不来。”他按同一目标,作了100多个杂交组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田间选株,室内选粒。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旱原上第一个矮秆高产抗旱品种“长武131”终于选育成功,单穗重超过2克,千粒重52克,后经过省级鉴定推广,它的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为旱原选育抗旱高产小麦品种解开了难题。

此后,“长武131”被做了大面积推广,继续覆盖了渭北和甘南的大片土地,彻底改变了过去所有土地都种粮群众却没粮吃的现状。事实证明,这是一项国内旱原首创的品种,对旱原广泛发展多种经营,广开致富门路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来,梁增基又继续完善,不断提高,育成了综合性更加优良、高产和优质的“长武134”。1998年审定后,该种子即作为地膜栽培的首选品种,种植范围、覆盖地域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所有品种,至今仍是陕西西部旱区的主栽品种,并为今后选育综合性优良的优质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麦育种是个苦差事,从一个种子的培育到推广,至少要12年时间,往往很多人都坚持不了,后继乏人是我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再苦再累我也要守住这块阵地,将这项事业交给自己的接班人,一代一代延续下去”梁增基如是说。

扎根黄土地

最美“第二故乡”情

“毕生献农终无悔,血溶苦海情独钟,星移地转营岁月,绘迹黄土写人生”这是梁增基为自己做的一首自勉诗,短短几句话,写出了他对这片黄土地的挚爱。从24岁离家到现在已经整整53年,在梁增基的记忆中他只回过5次广东老家,其余大多数时间都留在了长武。

“这里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我见证了咸阳的发展,现在的咸阳和其他地方比一点也不差,高楼越来越多,街道越来越漂亮整洁,老百姓越来越富裕,咸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人文底蕴,作为一个‘咸阳人\’,也感觉特别光彩。”梁增基说。

“咸阳是一个农业大市,这里有着延续千年的农耕文明,很早就有‘关中粮仓\’的美称。近些年来,随着咸阳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小麦、苹果、蔬菜产业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全市已经形成了粮、果、畜、菜四大农业产业主导的产业链,这些都已经成为咸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产业支柱,作为一个‘咸阳人\’,我为我们咸阳的农业大发展感到骄傲,随着西咸一体化的发展,我相信咱们咸阳人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不久的将来,咸阳一定会更加美好、繁荣!”梁增基如是说。

相关链接——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俗称“黄疸病”,它分为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该病害分布范围广,流行频率高,常常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一般情况下,小麦条锈病在我国西北和西南高海拔地区越夏,越夏区产生的夏孢子经季风吹到广大麦区,成为秋苗的初浸染源,有的病菌也可以随发病麦苗越冬,春季在越冬病麦苗上产生夏孢子,造成再次侵染。(B)(12)

新闻推荐

私设电网抓野味警察蹲守逮现行

本报讯(王文娟记者沈广睿实习生孙晓彤)5月14日,记者从长武县公安局获悉,枣元派出所辖区有村民在村边山上下电网,不知道是为了防盗,还是想电动物,附近居民对此很担忧。该所民警在走访过程中接群众反映,长...

长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小山城的新变化2014-04-24 00:58
猜你喜欢:
评论:(53载,漫漫艰辛求索路 ——访旱作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