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马燕 文/图)木偶戏又被称为“傀儡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样式非常古老,有“百戏之祖”之称。在彬州市就有这样一位民间艺人,一个人演活一台戏,用情怀、坚守和传承演绎着这一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艺术。
“木偶戏就是我的命,这么多年来我坚持表演木偶戏,不为别的,只想让大家记住这一逐渐消逝的中国传统艺术。”谈起古老的木偶戏曲艺术,彬州市龙高镇太盘村的75岁民间艺人仙军良老人喜笑颜开,比划着双手诚恳地说。一间破旧的老窑洞藏着他爱如珍宝的木偶,男女老幼,红脸黑脸,总共30多个,各种样式都有。仙军良告诉记者,木偶放在箱子里不易碰坏,也不会落灰。“帐前可演天下事,箱中能容世上人。”所有的设备,全部装在两个箱子里。而木偶的制作材料都是从垃圾堆里捡的,如啤酒瓶盖、碎玻璃、旧衣服、平绒布等。“三娘能纺线、怪老头抽烟、还有我的传家宝——食盒,去年有人上门来收购,多高的价我都没舍得卖……”仙军良如数家珍般介绍着一个个戏剧人物造型,心无旁骛地低头整理木偶,摆正头饰,梳通发辫,按出场顺序依次给木偶们排队、分配角色,紧接着,一个个木偶在仙军良的手中“活”了起来……他举着木偶三娘上场,声音铿锵有力,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手法灵活巧妙,木偶的头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曲灵活自如,其眼、口张合生动逼真,每个场景演绎得惟妙惟肖,不少邻居也闻声而来。仙军良表演得如痴如醉,熟练的操作技巧,明快的曲艺唱腔,激昂的锣鼓点击,令观赏者赞叹不绝。
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过庙会、老人祝寿,仙军良就带着他的“木偶戏”,前去表演助兴,不要报酬。随着社会的发展,木偶戏也慢慢销声匿迹了。仙军良老人始终坚守着关于木偶戏的文化记忆。“只要木偶戏有人看,我就会一直表演下去。”仙军良说,除了幼年时的熏陶,20多年来,他把精力都放在木偶戏的表演上,木偶不仅是他的爱好,更是他的精神支柱。
“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关注木偶戏,学习木偶戏,让这个古老的剧种继续生存下去。”仙军良希望这一传统艺术不断传承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木偶爱好者加入,将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任洺言)银西高铁陕西段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目前已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截至11月5日,已完成铁塔基础浇制40基,各项环节正...
彬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彬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