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花馍作品
本报记者 梁高强
一朵朵绽放的“牡丹花”,翠绿粗大的“树叶”,翩然飞舞的“蝴蝶”……10月17日,在彬州市紫薇山演艺广场上,20位来自各个乡村的老人们亮出绝活——花馍,精致如艺术品一般,每一件花馍作品都是乡村生活的生动表达,凝聚着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两条盘旋的龙,正在戏玩着一颗宝珠,这个花馍名字叫作《二龙戏珠》,寓意幸福安康。”来自龙高镇72岁的花馍制作老人孙咸阳一边引导观众观看花馍,一边介绍自己的花馍。只见龙的眼睛炯炯有神,龙须昂扬向上,一片片鳞片排列整齐,金黄色的身体盘旋绵长,好似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龙爪雄劲锐利,一只砖红色的大螃蟹仰着脑袋,口中衔着一颗滚圆的明珠,令现场观众无不称赞。
小巧玲珑的老鼠,膘肥体壮的牛,活灵活现的老虎……龙高镇72岁的窦木露老人制作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她告诉记者,她制作花馍有40年了,平日里邻里谁家有个大事或者春节、中秋、重阳等传统佳节,她总要蒸花馍送人,花馍寓意讨个好彩头,希望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滋润。
“小鱼、鲜花、寿桃等非常逼真的花馍勾起了我儿时的美好回忆,看后很兴奋、很亲切、很骄傲。”来自新民镇的观众陈云峰高兴地说,“花馍主题鲜明、寓意深刻,激发我们以积极向上的热情,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彬州花馍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红红火火的生活中保护传承,“蒸”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B)(11)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熊玺郭璟霖实习生牛晨)昨日,记者从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获悉:从9月21日起,全省重点高速公路严格实施货运车辆分道...
彬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彬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