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周至新闻 > 正文

西安市加快“7+1”进程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今年将新组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51个

来源:西安日报 2019-03-21 05: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拓玲)20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对西安市“名校+”工作进行了视察。据悉,西安市今年将新组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51个,加快“7+1”进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去年核准组建66个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

委员们先后来到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和太华路小学,详细了解两所学校发展情况,并听取市教育局负责人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职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3436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在园)学生达到155.75万人。为加快补齐教育民生短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西安市大力实施“名校+”工程,计划到2021年,全市将通过“公办+公办”“公办+民办”“民办+公办”“民办+民办”等方式,跨办学体制、跨城乡区域组建140个“名校+”教育联合体。2018年,全市已核准组建66个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涉及66所“名校”和81所“+校”。

市区两级“名校+”教育联合体覆盖32.4万学生

去年,西安市各区县、开发区共核准组建区级“名校+”教育联合体193个,包含“名校+弱校”161个,“名校+新校”32个。同时积极引进区外优质资源,组建跨区域“名校+”教育联合体13个。“名校+”教育联合体成立后,统筹配置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统筹安排教育教学活动。

目前,市区两级“名校+”教育联合体共覆盖学生32.4万人;联合体内交流教师1506人;实现在线课堂“同上一节课”的学校达到54个,激发了“+校”的办学活力。群众选择上家门口的“+校”意愿强烈,缓解了“择校热”“大班额”,促进了“+校”快速发展。

将首次用考核办法检验“名校+”工作

2019年,西安市计划新组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51个,涉及“名校”47所,“+校”51所。

针对222所薄弱学校,制定差异化帮扶方案,分批次通过组建“名校+”教育联合体完成帮扶提升。

加快“7+1”进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7+1”是指周至县、鄠邑区、蓝田县、临潼区、阎良区、高陵区、西咸新区这七个郊区县和杨凌示范区的薄弱学校,通过“名校+”模式,与市区内“名校”组建教育联合体。通过双方互派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到对方学校参与上课、听课、评课,逐步实现“课表、课时、进度”三统一;定期开展“名师送教”“同课异构”“问诊课堂”等指导,利用“互联网+环境”模式使“+校”与“名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市教育局还将强化考核激励,对“名校”加大“+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生源的增加等考核权重;对“+校”加大家长满意度、学生成绩的提升等考核权重。2019年,将首次运用考核办法对全市的“名校+”工作进行检验,让各区县、开发区、“名校”和“+校”,在比较中找差距,在竞争中求进步。

新闻推荐

让百姓看病少跑路、少花钱 陕西省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工作

本报记者王国星“排队2小时,看病2分钟。”这是百姓对在大医院看病过程的普遍感受。一些大医院每天都是人满为患,部分医院甚...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安市加快“7+1”进程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今年将新组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51个)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