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韦兆村开展文化扶贫活动 (西安市政协机关离退休人员服务处供图)□记者满淑涵
长安古乐,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音乐文化遗产,被称为“世界音乐活化石”。这种原本只有皇室可以享用的宫廷乐曲,如今已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和喜爱。西安市政协金秋长安古乐队正是保护与传承这项非遗文化大军中一只特别的队伍。
因“乐”再出发沉浸在曼妙旋律中
“我小时候会吹笛子,后来当兵在部队干过文化工作,还给学员教歌,有一些音乐方面的基础。”从西安市政协副秘书长岗位退休后,张洪涛想着“为社会再作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这种想法马上与曾当过西安市政协委员的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一拍即合。“过去西安市政协有活动,我们常常同台搞晚会,今后可以继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今年66岁的李铠由衷表达对政协的情愫:“当过政协委员,就永远都是政协人。长安古乐的申遗之路与政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咱国家璀璨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们责任在肩!”
如何发挥界别优势,把新老委员中的文艺专家和机关离退休人员中的文艺爱好者联合起来?在西安市政协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17年10月,西安市政协金秋长安古乐队组建完成。“经过摸底,我们了解到不少老同志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需求,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西安市政协机关离退休人员服务处处长盛小宁介绍说,“成立金秋长安古乐队的时候正值金秋,这个词寓意好,让老同志老有所为、发挥余热,为大西安文化建设持续发力。”
一年来,西安市政协金秋长安古乐队同李铠率领的陕西古代文化研究院长安古乐团联袂演出,参加“最美夕阳红”陕西省首届中老年电视春晚、陕西省第六届国学春晚、“春满中国·醉西安”五一致劳动者主题演出、第三届寒窑飘彩节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春展演等活动。这只平均年龄65岁的队伍把雅致悦耳的旋律带向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
把“乐”传下去文化继承有你我他
今年10月12日,西安市“2018诗·歌交响节”汇演在陕西歌舞剧院举行,西安市政协金秋长安古乐队第一个出场,《满园春》《郁金香》两首名曲震撼全场。西安市政协的退休人员与非遗民间艺术家们身着汉服,倾情演奏,乐曲时而婉转回环,时而明丽悠扬,时而荡气回肠,令观众沉醉不已。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在李铠看来,音乐中蕴藏的文化符号很容易让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与之产生共鸣。长安古乐的保护传承不是将其束之高阁,经百姓心传口授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更应让它回到百姓中去。
呼延巧凤对5月20日开展的一场文化扶贫活动印象深刻。这一天,周至县竹峪镇鸭沟村来了志愿者小分队,西安市政协金秋长安古乐队和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的非遗民间艺术家入村传艺。“能为扶贫扶智工作作点贡献,我觉得挺开心的。”呼延巧凤过去当过西安市政协海外联谊委员会主任,退休后一直在老年大学声乐班学习,加入金秋长安古乐队后,她觉得有了学以致用的平台。
鸭沟村有个“太峪龙阳沟秦剧团”,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他们自编自演的脱贫戏曲《瓜女婿》、秦腔联唱《歌唱新农村》等很受群众欢迎。“我们去了以后,先表演,再交流。这个村氛围很好,原本计划开展半天的活动,整整搞了一整天。”盛小宁说,台上演员唱,台下村民舞。老同志给村剧团教着拉二胡、打板子、练身段,大家都兴致很高。对西安市政协金秋长安古乐队的队员们来说,文化扶贫、入村传艺也已经成了他们的工作常态,在西安市长安区韦兆东村、韦二村也都留下了“金秋”的美丽身影。
“金秋”在蔓延快乐不间断
西安市政协原副巡视员周斌生觉得,退休之际自己做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参与编辑《西安秦腔剧本精编》丛书。从前期摸底、收集到最后成书、归档,历时6年,他见证了编辑组成员的工作热情,也体会到了戏曲本身高台教化的作用。“编这套丛书需要大量专业知识,我就边干边学,如今跟许多戏曲名家成了朋友。”他总结了退休生活的快乐要义:做自己喜欢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因为工作关系,呼延巧凤过去经常外出考察,她发现不少老人会把晚年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享受天伦之乐、发展兴趣爱好、提高健康素养、扩大社交生活都不耽搁。用她的话说,“退休了更要让生活像花儿一样美。”
作家张晓风认为,秋天代表了生命的深度。这在西安市政协的“金秋”系列得到了印证。继金秋长安古乐队后,金秋合唱队、金秋旗袍队也陆续成立,在灿烂的“金秋”里,他们领略人生别样风景。
新闻推荐
周至县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对辖区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
阳光讯(记者张京)10月19日,周至县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县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20个镇(街)负责人参加会...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