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至2018年3月15日,在冬防期西安市对机动车采取了每日两个尾号限行措施,从限行效果看,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拥堵下降13.1%,空气质量改善。
主要污染物
每天排放量减少约160吨
据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中心测算,冬防期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期间,西安市机动车四项主要污染物(PM2.5、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排放量较限行前下降约17.5%。
每日车辆限行数,按车辆类型划分,小型汽车50.44万辆,中、重型汽车2.56万辆;按燃料类型划分,汽油车(含天然气汽车)49.47万辆,柴油车3.53万辆;按排放标准划分,国Ⅲ以下排放标准汽车7.07万辆,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汽车45.93万辆。
根据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测算模型计算,机动车四项主要污染物每天排放量减少约160吨。其中:一氧化碳约125吨,碳氢化合物约13吨,氮氧化物约20吨,细颗粒物约1吨。
由此测算,冬防期西安市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机动车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排放总量减少约1638吨,占2016年同期全市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排放总量的8.8%,对于抑污削峰起到了积极作用。
西安机动车限行后
拥堵下降13.1%
2018年1月下旬,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阿里云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指出,西安限行后拥堵下降13.1%,是机动车限行后拥堵降幅最大的城市。
数据显示,限行每天可减少约44万次的机动车出行,高峰时减少约4.7万次机动车出行。二环内的平均车速也由限行前的每小时18.32公里提升至21公里,提升率约为15%。
由于机动车在拥堵或怠速时造成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更多的污染物排放,是正常行驶状态下污染物排放的10余倍。实施机动车限行,进一步减少了机动车因拥堵或怠速情况下增加的尾气排放量。
冬防期“三项指标”
下降幅度全省第一
据3月26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西安市冬防期在全省10个设区市中空气质量改善程度最大,PM2.5浓度同比下降29.7%,PM10浓度同比下降18.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下降51%,三项指标的下降幅度均位于全省第一位。
2018年1、2月份,关中地区67个县(区)空气质量改善排名前10位的西安占5位,分别是:高新区第2名、曲江新区第3名、周至县第5名、莲湖区第6名、雁塔区第10名。冬防期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对西安市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公众普遍认为,2017年冬季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减少了,蓝天白云增多了,车辆出行畅通了。2018年3月15日,冬防期机动车限行措施解除后,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民群众通过不同形式反映,建议机动车限行应成为常态化。
新闻推荐
周至县终南镇猕猴桃刚刚长出来的嫩芽几乎全部被冻死,果农查看灾情痛心不已华商报记者邓小卫摄8日,商洛市商州区上河村核桃基地,核桃树冒出的新枝和核桃花,已全部耷拉冻死发黑,村民很伤心华商报记者陈...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