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西安日报社、西安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评选出2018年1-2月“西安好人”,刘彩虹等10名市民上榜。
本次评选产生的10名“西安好人”,他们有的是西安市扶贫一线的干部,有的是去年冬季除雪保畅的一线员工,有的是“西迁精神”的新传人,有的是拾金不昧的好市民……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示了新时代广大西安市民崇德向善、乐于奉献的道德追求,集中体现了广大西安市民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参与大西安建设发展,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贡献的主人翁意识。截至目前,西安市已经评选产生了271名“西安好人”,形成了好人群体“群星灿烂”的良好局面,为西安追赶超越提供了丰润的道德支撑。
助人为乐好人
刘彩虹
刘彩虹,女,1968年12月生,中共党员,周至县人民法院秦岭法庭庭长。
2018年2月18日中午12时许,刘彩虹一家三人在前往西安途经渭河河堤路时,看到路边有人不断挥手拦车并大声哭喊,但前面的车都没有停下来,走近发现路边停了两辆摩托车,一个大人怀里抱着一名七八岁的男孩在哭喊,孩子伤势严重,腿部血流不止,见此情形,刘彩虹和爱人立刻下车将父子二人扶上车,迅速将伤者送往最近的陕西省森工医院。孩子顺利被送到了医院急诊室,刘彩虹帮父子俩办理入院手续,看到孩子被顺利推进了手术室,刘彩虹一家人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孩子父亲要酬谢刘彩虹,被她婉拒了,刘彩虹对他说:“这是举手之劳,不必放在心上,孩子看病要紧,如果钱不够给我打电话,我给你想办法”。刘彩虹留下联系方式后一家人才放心地离开了医院。(周至县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
许领
许领,男,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年入选西安交大“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7年入选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2005年毕业至今,许领将黄土研究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科研追求,围绕黄土高原重大工程建设需求,矢志创新,刻苦钻研,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1项,是活跃在我国黄土工程研究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2012年获香江学者计划奖。许领在黄土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控技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研究成果,为黄土地区防灾减灾提供了科技支撑,为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西迁精神”新传人的风采。(碑林区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
王乃祝
王乃祝,男,196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原余姚市农林局干部,现挂职周至县林业局副局长、周至县竹峪镇党委副书记,任中共竹峪镇丹阳联村委员会书记。
2017年6月挂职以来,王乃祝努力克服口音障碍,在竹峪镇的沟沟坎坎里爬高走低,逐村访问贫困户。他组织成立了陕西省第一个村级联合党委——竹峪镇丹阳联村党委,下联7个村,使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为解决农村集体经济问题,他提出了通过土地流转,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三变”改革途径,集约化发展精品苗木种植。他带领村民创办了3个苗木专业合作社、1个西安市龙阳沟园林绿化责任公司。王乃祝按照产业相同、地域相邻、取长补短、做大做强的原则,带领村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周至县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
毛兴会
毛兴会,男,1974年8月生,中共党员,西安市雁塔区城市管理局小寨路执法中队长、党支部书记。
转业12年来本着“干一行、爱一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默默地服务于城市管理的第一线。他主动沟通违章摊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理解并支持城管工作;与少数民族摊贩沟通管理时,他对照着“古兰经”给维吾尔族摊贩讲道理,温情执法使他们心服口服地撤走了摊位;在劝导冲突事件时,他不因队员受了委屈就和对方争辩,而是心平气和地耐心劝说,赢得围观群众称赞。在年初的除雪保畅工作中,他主动协调各部门,在小寨十字路口积雪最多的地方,突击铲出了4条车辆安全等待红灯的路面,保证等待红灯车辆不打滑,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高峰期的通行畅通。以情暖人的毛兴会成了小寨地区的“城管品牌”。(雁塔区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
仲银芳
仲银芳,女,1964年3月生,谭家街道渭滨街、常青二路保洁员。
2018年1月,西安市普降暴雪,为车辆、行人的出行造成极大不便。下雪的几天,仲银芳总是天不亮就到达工作岗位,除了扫除自己分管街道的积雪,还组织小组其他保洁员按照先主道后辅道的顺序高效除雪。她总是带头出现在积雪最厚最难扫的地方。作为保洁组的组长,仲银芳带领保洁员积极除冰扫雪,每天工作长达18小时,早出晚归,食不定时,就这样在头顶风雪脚踏寒冰的天气里,连续8天坚守在除雪保畅第一线。饮食不规律,加上连日来的超负荷工作,仲银芳终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但她依然坚持工作,忠实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未央区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
郭晓艳
郭晓艳,女,1981年4月生,民盟盟员,阎良区城市管理局干部,区路长办负责人。
1月上旬以来,西安市普降中到大雪。在除雪保畅工作中,为确保道路通行顺畅有序、群众生产生活正常,郭晓艳认真制定除雪保畅工作方案,积极协调车辆、设备、物资,日夜奋战在除雪保畅工作第一线,督促全区69名二级路长,千余名机关干部深入包抓路段开展扫雪除冰,保证城区道路做到“雪停路净”, 全区未发生一起较大交通安全事故,全区的除雪保畅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和辖区群众的充分肯定。郭晓艳以自己的勇于担当、敢于吃苦和连续作战实际行动诠释了城管干部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阎良区文明办推荐)
诚实守信好人
高耀武
高耀武,男,1979年1月生,西安市出租汽车集团服务部驾驶员。
2月4日下午2时许,高耀武从凤城一路拉了一名女乘客到北三环。但出租车行驶到凤城二路时,乘客就提前下车了。开了几百米后,他无意间发现后座有一个编织袋,他拿到前面还没来得及看,又有乘客上车。将乘客送到之后,高耀武打开编织袋,里面几个信封装的都是现金,“估计是之前那名女乘客落下的,她肯定急坏了,又没有她的联系方式,只好拨打110报警,110将报警转到了公交分局。”高耀武将编织袋送到市公安局公交分局七大队,经过民警的清点,一共有20万元现金。通过民警的联系最终将20万元现金归还失主。(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推荐)
诚实守信好人
宋望军
宋望军,男,1978年3月生,鄠邑区旺军手擀面经营户。
1996年,18岁的宋望军进入鄠邑区饭店后厨工作,成为一名厨师。不管是到咸阳进修还是到北京学习,他一直心怀家乡,利用学成的手艺回乡支持家乡建设。开办饭店后,他铭记父亲教导自己的做人诚信为先的理念,不仅身体力行,而且勉励员工努力践行。“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这是宋望军经营饭店的宗旨。2018年1月15日,顾客将装有20万元现金的袋子遗落在店内,因数额巨大,他在发现后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求助警察最终寻找到失主将钱归还,中央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鄠邑区文明办推荐)
孝老爱亲好人
魏军
魏军,男,1967年6月生,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董家村村民。
岳母因脑梗住院3个月,魏军不分昼夜悉心照料,在他的精心照顾下,岳母慢慢有所好转。岳母生活无法自理,魏军二话不说担起了照顾岳母的重任。早上5点钟起来为岳母熬中药、洗漱,做饭时把饭菜炖得很烂,一口口喂给老人。每天帮岳母按摩肢体,扶着走路,定点定时吃药,夜里还操心老人起夜,村民们说他像一个全职“保姆”。他无微不至照顾岳母的孝行传遍了左邻右舍,村党支部书记说:他照顾老人比亲儿子做的还好。面对瘫痪的老人,魏军说:“只要岳母在一天,我就要好好照顾老人。”言传身教让魏军的儿子也深受影响,儿子休假回家后也帮忙服侍姥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中得到了最美的展示。(灞桥区文明办推荐)
自强励志好人
赵吉军
赵吉军,男,1977年8月生,民革党员,西安亨通技工学校校长。
出生贫苦,自小外出打工的赵吉军,在1997年用打工积攒的钱开了第一家蛋糕店,创业过程中他看到市场上大量缺乏烘焙技术人才,于是在2000年创办西安亨通技工学校。他自学《现代学校管理》等大学课程,转让了店面购置教学设备。靠着他的诚信、务实,烘焙学校从一个20平方米的培训班发展为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专业烘焙技术学校,拥有教职工80余人,年培养学员5000人。看到当地农民工、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多的现状,他主动向政府申请承担就业、创业的免费培训工作,希望把知识和技能教给他们,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建校17年来,他获得各类专业奖项110项,为社会培养烘焙专业人才10万余人。(未央区文明办推荐)
本组稿件由首席记者 张端 实习生 穆洪秋迪 王戴娜采写 图片由市文明办提供
新闻推荐
昨日,西安市教育局对阎良区西飞第一中学等4所学校违规收费问题进行通报。案件查处情况:今年1月初,西飞一中以学校“家委会”的名义,向该校高一、高二、高三参加晚自习的共计2348名学生,违规收取20...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