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悦记者顾荣
一条条马路宽阔整洁,一块块绿化划分有序,一排排4层楼房鳞次栉比……这里是位于周至县西南部的骆峪镇黄家湾社区,是骆峪镇扶贫移民搬迁的安置区。11月14日一大早,村民便聚满了黄家湾社区广场,他们期盼已久的安置房交钥匙及选房仪式将在这里举行。
周至县骆峪镇地处秦岭北麓,群众沿山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子女就学不便、群众增收困难,返贫率高,必须依靠易地搬迁来实现脱贫。新建成的黄家湾社区占地100余亩,主建设面积为7300平方米,其中居民楼建设面积为7240平方米,可安置骆峪镇韩家山、串草坡、碾子坪、双合山区四村以及沿山脱贫难度大的“十三五”搬迁群众64户316人。社区还配套有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建设广场、卫生室、便民超市、警务室、图书室、文化站等,可满足搬迁群众看病、子女入学、休闲健身、娱乐等生产生活需要。手捧新房钥匙,村民们无不笑逐颜开,感慨万分。
怎么搬问题解决了,咋脱贫是关键。周至县紧盯就业扶贫这一抓手,坚持“房随业走”,稳步推进脱贫致富。黄家湾社区规划之初,即在周边建立暖泉湾养生猕猴桃小镇、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板块,引进企业建厂,同时依托沿山本土特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力打造旅游农家乐,为搬迁群众提供全新的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生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让贫困群众“换穷业”、“斩穷根”。“感谢党和政府给了俺们这么好的居住环境,住得好又能创收,日子咋能过不好呢!”60岁的双合村村民李太民满脸喜悦地说。
“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能致富”,这是周至县给移民搬迁定的“硬杠子”。该县坚持把移民搬迁与产业发展项目同步实施,对搬迁对象科学分类,从山区、偏远地搬出的农民分别安置在旅游区邻近村庄、城镇附近等地,确保移民群众家家有活干、有钱赚。“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6个易地扶贫移民搬迁社区,累计建成安置房2320套。“十三五”期间,实施480户2134人移民搬迁。同时围绕搬迁群众后续发展,提前谋划群众搬迁就业及后续产业发展,在社区建设中预留产业用地,鼓励和引导企业向移民社区靠近,培育安置社区农民合作社,实现搬迁区、城镇化区、产业园区“三区合一”。
新闻推荐
10月11日《西安晚报》联合淘工作、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了正能量工作联盟,面向社会征集10名正能量求职者。正处于创业阶段的周至县楼观镇军寨村村民陶俐孜看到报道后,对其中求职者将会接受电...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