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持纲
村办公楼内外正在加紧修缮,党建活动室会议桌椅、投影仪、空调、文件柜等已经全部到位;在该村的中心街道,家家户户的门前都建起了统一的古色古香的门楼,门前的花坛,路边的排污渠,沿街的文化墙和路灯也都在加紧施工或安装中……
而在村外大片的猕猴桃地头,施工人员正在安装着变压器,为该村猕猴桃的浇灌打三眼机井,修抽水站的工程也在加紧筹备中……
深秋的季节,尽管天气已经有了明显的寒意,但记者昨日前往雁塔区对口帮扶的周至县马召镇营西村时,看到的是一片红红火火的建设场面。见到记者,村民都说,自从今年5月底雁塔区对口帮扶俺们村以来,喜人的变化天天都在发生着。
地处秦岭北麓,马召镇中部的营西村,有4个村民小组,253户1053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20余亩,主导产业为猕猴桃、李子和苗木。全村贫困户25户78人。2017年5月底营西村成为雁塔区在周至的帮扶村之一。
结对帮扶以来,雁塔区驻村工作队和“一对一”帮扶干部,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的基础上,从扶贫、扶志、扶智全方位出发,研究制订了《2017年营西村帮扶计划》,从村基础设施完善和村上贫困户的实际状况两个方面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
为解决该村猕猴桃产业基础设施落后,夏季浇灌困难问题,雁塔区投入资金80万元,正在加快实施为村里打灌溉井三眼,修建抽水站一个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水井打成、抽水站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全村主导产业猕猴桃种植浇水难的问题,为村民特别是贫困户依靠种植猕猴桃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到雁塔区对村上主导产业的帮扶,村支书牛力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完善产业设施促脱贫的同时,雁塔区驻村工作队还积极整合市、县、雁塔区及等驾坡街道的力量,投资300余万元,对该村实施美丽乡村改造建设,对排污渠、村民门前花坛、路灯等生活设施进行建设和完善。“免费为俺们盖起了这么漂亮的、统一设计的门楼和院墙,还给俺门前建起了漂亮的花坛,路上的排污渠也加了盖板,这一切都让我们打心眼里喜欢和感激。”看着正在建设中的美丽乡村村中心街改造工程,村民王海安激动地对记者说。
说到雁塔区和帮扶干部雁塔区纪委书记贾砚平对自己的帮扶,今年已经74岁的贫困户梁生栋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雁塔区的帮扶干部,不仅帮助我将家里修缮一新,还给我送来了各种家具,同时,还帮助我种植大半亩地的猕猴桃,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该村二组的王长民,是言语一级残疾,家里是贫困低保户。说到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市委综合二处处长蒙斌对家庭的帮助,王长民的妻子秦朝艳激动地说:“在驻村工作队和‘一对一\’帮扶干部的帮扶下,将俺家原来3亩多的玉米地调整为种植猕猴桃,使得今后的稳定增收有了保证。在健康扶贫项目中,工作队和帮扶人还联系健康脱贫办为家庭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落实了慢性病补助等相关政策。村卫生室医生还定期上门巡诊。”
“全村危房改造全面实施,3户已经建成,另有3户正在施工建设中。在健康帮扶方面,完成了全村贫困户的医疗商业保险工作。就业帮扶方面,完成了5户5人的公益性援助岗位申请。目前,5人已经全部上岗,在村内从事道路清扫、保洁工作。”
“产业帮扶项目中,为全村23户种植养殖贫困户分别办理了‘一万元\’产业帮扶物资,项目有猕猴桃种植、养羊养猪、农用机械等。为一户自主创业的贫困户提供了门头牌匾、货物柜、工具配件等帮扶项目……”说到雁塔区帮扶该村以来所做的工作,营西村村支书牛力、村主任王飞飞等村干部及贫困户们都赞不绝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雪娇)市气象台昨日16时发布人影作业通告及天气预报:截至昨日16时,全市共发射火箭弹12枚,燃烧碘化银烟条100根,在人工和自然共同作用下,西安市普降小雨,具体雨量如下(单位毫米):周至县5.0、...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