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周至新闻 > 正文

何亚兰:“守护农村教育的根”

来源:陕西工人报 2017-11-02 11:34   https://www.yybnet.net/

“工作17年,我最快乐的就是早早到学校,看孩子们一个个进教室,听他们一句句“老师,早上好!””陕西省最美乡村教师、周至县终南镇终南村小学教师何亚兰说,每天听到孩子们朗朗读书声、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自己就有使不完的劲。

起初,何亚兰没想过要上师范,但是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伯伯影响了她,让她有了改变。伯伯为了工作,每天起早贪黑,看到他为了做通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而高兴;看到他教过的学生和家长们尊敬的称呼他时,何亚兰就在想,“我要做伯伯那样的人。”

刚参加工作时,农村还实行的是早上6点就要上课。她爸妈不放心何亚兰一个女孩子穿梭于黑漆漆的田地之间,她爸爸每天早上5点就陪她去学校。不忍家人操劳,何亚兰就住到了学校里。可是,当时学校房间漏水,长时间潮湿,没两年她就得了关节炎。农村学校条件差,不少和何亚兰一起分配的同事都想办法调到县城了。

2007年的一天,丈夫兴冲冲地告诉何亚兰县城一所初中想让她去当美术老师。“不仅自己能到县城,还能把女儿带到更好环境中去读书。”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问自己,还要坚守在农村吗?那几天,何亚兰想了很多,但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她去教室的路上晕倒了,医生诊断,她因为工作劳累,长时间没有好好休息导致休克,需要卧床休养。

打完吊瓶回家,她看到班长带着43名学生站在门口焦急地等着她。看到何亚兰,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问候。“老师,您可吓死我们了!”“老师,您现在还有什么不舒服吗?”尤其她的班长一拍胸脯,“老师,您放心,班里有我们呢!”还要走吗?她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不,不走了。我要留下来,守着我的学生。”

何亚兰带的是六年级,这些小学里的大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对待这些不同特点的孩子,就要制定不同方法。”何亚兰说。小伟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但是他的学习很不理想。通过走访,何亚兰知道这个孩子从小就没有妈妈,爸爸外出打工,只在孩子十岁那年回了一次家,孩子长期和年迈多病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每天回家除了完成作业外,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为奶奶做饭、洗衣服。久而久之,导致他学习成绩落后。在班上,何亚兰经常表扬小伟是一个自立的孩子,还帮他辅导功课,只要他一有进步就给予小奖励。“看着他逐渐找回自信,学习成绩进步,我觉得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何亚兰说。

类似的事情很多,一路走来,何亚兰付出了努力,也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家长知道她有关节炎,千方百计给她找方子;她咽炎犯了,学生给她讲桌上放润喉糖……甚至,有家长给她送来亲自纳的鞋垫。何亚兰说:“成功是一个结果,坚守是一种态度,我愿意用我一生,担负这份责任,守护农村教育的根。”

□本报记者 王何军

新闻推荐

周至一小学获赠7000余册图书

本报讯(记者任娜)助力教育扶贫,践行公益梦想。10月23日,终南山脚下,一场图书捐赠活动在周至县终南镇东大坚小学举行。关爱从心,扶贫在智。为帮助更多留守儿童享受到良好教育、健康成长,在省扶贫...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十佳孝亲敬老之星2017-10-30 05:41
猜你喜欢:
评论:(何亚兰:“守护农村教育的根”)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