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宋总业
“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是旧时打铁匠的真实写照。铁匠,这个人们曾经熟悉的老行当,一个铁砧,几柄铁锤,几把铁钳,外带风箱和火炉,就是他们的基本家当。他们将那些生着黄锈或光亮的铁块烧红放在铁砧上,经过大锤小锤轮番敲打、淬火、打磨后,一件件铁制用具便诞生了。那冰冷的铁器一旦在人们的手中挥动起来,便有了热度,生命也就有了温暖和重量。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不知从何时起,打铁这个传承千年的古老行当,已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同时,也似乎带走了人们生活中的某种精神,那种凡事修修补补、珍而重之的精神。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或许总有走向终点的那天。然而,却不能因为一种事物的必然结束就轻易抛弃它,忘却它,毕竟,这些东西都曾是,也一直会是我们生命中的印记,难以磨灭。
李耳,铁匠的祖师爷
人人都知道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那您知道铁匠奉谁为祖师吗?
铁匠祖师一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其著有《道德经》,后被道教奉为祖师,尊为太上老君。传说老君善于建炉烧炼“九转金丹”,而铁匠炉就是老君流传民间的炼丹炉,因此,旧时很多铁匠铺供奉老子为祖师爷。每逢农历二月十五老君诞辰日前后,铁匠会停工3天,为祖师庆寿。农历二月十四日这天,铁匠各家都为老君暖寿吃面;十五日带家中男子至老君堂祝寿,全行业老小在老君像前祭祀,由辈分高、年龄大、手艺强的匠人讲行规和手艺经。但也有供奉唐朝大将尉迟恭的,因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夺得政权,是民间家喻户晓的黑脸门神,因其出身于铁匠,所以亦被旧时铁匠铺供奉为祖师。
其实,铁匠是伴随着中国冶炼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的行当。中国铁制品的出现较晚,迄今为止,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于公元前8世纪,是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的一把铜柄铁剑。虽然晚于西方考古发现1000多年,但据历史文献考证,中国的冶铁技术可以说仍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依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子曾应楚昭王之邀与干将一起“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楚王曾引泰阿之剑逼退晋国三军。而欧冶子与干将所处的时代约在公元前5世纪,可以说他们是最早有名可考的铁匠。此时的铁器是奢华而昂贵的,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楚墓中的玉柄铁匕就是证明。
到了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管子》记载,仅齐国一地“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齐国故城的勘探中就发现冶铁遗址六处,证明了战国时已进行大规模冶铁生产。《管子·海王篇》说,“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正是铁器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发展,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造就了战国时期经济繁荣、百家争鸣的昌盛局面。默默无闻的众多铁匠功不可没。
嵇康,颜值最高的铁匠
在古代,劳动人民最不被重视,能被载入历史的各行工匠寥寥无几,作为铁匠同样如此。但在魏晋时期,却有这么两个人物打铁打出了名。
一位是名副其实的铁匠,名叫蒲元。据宋代《太平御览》中收录的姜维所作《蒲元别传》讲,蒲元对淬火用的水质很有研究。他认为“蜀江爽烈”,适宜于淬刀,而“汉水钝弱”,不能用来淬刀,涪水也不可用。他在斜谷口(今陕西周至县西南)为诸葛亮造刀三千口,“镕金造器,特异常法”。专门派士兵到成都去取江水。由于山路崎岖,坎坷难行,所取的江水打翻了一大半,士兵们就掺入了一些河水。水运到后当即被蒲元识破,“于是咸共惊服,称为神妙”。蒲元造的刀,能劈开装满铁珠的竹筒,被誉为“神刀”。可知蒲元造刀的主要诀窍在于掌握了精湛的钢刀淬火技术。他能够辨别不同水质对淬火质量的影响,并且选择冷却速度快的蜀江水,把钢刀淬到合适的硬度。在1700年前,蒲元就发现了水质的优劣会影响淬火的效果,这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而欧洲到近代才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另一位打铁名人,则是货真价实的魏晋名士。嵇康,字叔夜,三国时魏国谯郡(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历史上,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不为世俗所拘,超然物外得自在。人们拿“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来赞美他,说他完全达到了庄子“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绝美标准。
《文士传》里说嵇康“性绝巧,能锻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就搭建在家门口一棵树下,并引来山泉筑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晋书·嵇康传》载:康居贫,曾拉着向秀(竹林七贤之一)一起在树下打铁,为人们打制各种农具,只要一顿饭来填饱肚子就够了。《世说新语》中记载钟繇之子钟会显赫后造访嵇康,嵇康不加理睬,在树下“锻铁”旁若无人。钟会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准备离开。嵇康此时开口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从此,钟会对嵇康记恨在心,寻机构陷其“言论放荡,非毁典谟”,终致嵇康被司马昭处死。
李白,为铁匠谱写赞歌
战争催生了兵器的迅速革新。南北朝时期,冶铁生产技术的发展没有停歇,一位名叫綦母怀文的铁匠又一次推动冶铁技术的革新。綦母怀文,复姓綦毋,名怀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冶金家,生活在公元六世纪北朝的东魏、北齐间。据《北史》和《北齐书》记载,他曾使用“灌钢法”冶炼钢刀以及利用两种淬火介质进行淬火以制作刀具。这是古代关于灌钢技术最详细、最明确的较早记载。在綦毋怀文之前,刀剑等锋利武器主要通过反复捶打的“百炼钢”技术制成,费工费时,制成的刀剑价格昂贵,而灌钢法通过将液态的生铁浇铸在熟铁上,经几次熔炼,使生铁、熟铁内碳含量平衡,成为钢。由于将液态生铁作为渗碳剂,碳的流动速度大大提升,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綦母怀文是目前所知灌钢法最早的实践者和革新者,为这项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此后,长江流域的铁器制造逐步发展起来,到了唐代,铁匠作坊遍地开花,随时代繁盛起来。唐代大诗人李白夜晚看见众多汉子在冶铜炼铁的壮观场面,其作《秋浦歌·十四》曰:“炉火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也是李白所有诗歌中唯一的一首描写铁匠生活的诗。而此时位于东北的渤海地区也有了铁器生产,《新唐书·渤海传》就记录了“铁州”的名字,皆因当地产铁著称而冠名。辽初耶律阿保机征服渤海后,更是在铁州“置采炼者三百户”,铁匠们也有了聚居区。
据考证,中国的钢铁产量在宋代已达到了年产上万吨的水平,这离不开古代铁匠行业的发展壮大。神宗年间,苏轼曾上书提及徐州附近铁冶的情况,当时这一地区已有36个民营作坊,各有铁匠百余名,由此可窥一斑。明代李寄《天香阁随笔》记载:天启时,南京有童谣曰:“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还要家去学打铁。”皆连臂而歌,手作打铁势。历经几千年传承,铁匠这一行当已浸透了百姓生活。
法国有句谚语说:“打铁才能成为铁匠。”何为“匠”?“匠”指某一方面具有熟练技能者,《论衡·量知》中这样描述:“能剒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穴凿穴埳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能称为“铁匠”的,必经历千锤百炼,具备十八般武艺,少则三五年多则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打铁不但自身硬,更重要的是始终如一年复一年,把一件简单事情重复做认真做,方可成为名符其实的“铁匠”。那些打了一辈子铁的老铁匠,日复一日,叮叮当当,虔诚地敲打着那激越的节奏,不知完成了多少人几世的修行。
《铁匠的钢花》摄影/黄定友
新闻推荐
自己富了不算富带领乡亲们一起奔小康 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
“近期高温持续,天气炎热,大家一定要注意果园的干旱程度,该浇水时浇水,但浇多了也不行。”7月14日上午10时多,周至县九峰镇何家寨村一处猕猴桃地里,职业农民王民福正在给乡亲们讲解果园抗旱常识,来...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