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人生的前20年接触最多的可能就是同学了。这些占据人生重要时段的学校时光是很值得留恋的,慢慢地离开学校踏入社会之后就会接触到更多的人,但提起以前的老同学,还是有那么多共同的语言。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5%的同学毕业后常联系,其余都为结婚、推销、拉票等裹挟着难以名状的目的,让旧情重温笼罩上了互为利用的阴影。
对此专家表示,同学之谊本身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情谊,同时也是一份难得的人脉关系,是需要同学们相互培养和爱护的,对于这种突如其来再联系的尴尬,主要原因还是同学之间缺乏沟通,没有足够的交流造成的。如果同学之间一直保持联系,同样的需求就不会显得很突兀。
见面不知道说什么
先说一个网上火了几年的老段子:十年后,我们不经意间再次相遇,她低声问我:“这些年过得好吗?她对你好吧。”我很伤感,说:“我还没结婚,一直等你。”她眼圈红了红,说:“你晚上7点来宾馆找我吧。”七夕夜,月如钩。我手捧鲜花,提前半小时来到宾馆,她迎我进去,招呼我坐下,幽幽问道:“你听说过安利吗?”
这是一个关于男女同学久别重逢后各怀心事的黑色幽默。男同学的失落让我们大胆想象到,悲催的他那一刻该有多么心塞。然而,最近网上一项调查足以显示同学亲情的“世态炎凉”。
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昔日同窗好友的联系普遍较少。70%的网友表示,毕业后仅与5%的同学保持联系;19%的网友表示与当年5%到10%的同学还有联系;与10%以上的同学保持联系的网友占比仅为11%。
西安市周至县的陈女士是医院的一名护士,她从中专护校毕业都20年了,从新疆回到西安,之后保持联系的只有两个闺蜜,其中一个还是嫁到西安的。还有七八个在网上偶有互动,无非是过节问候,看到她的自拍照点个赞。其余的同学不是没有了联系方式,就是在联系上的那几个月热乎一阵子后,发现确实无话可说了。
毕业15周年时,新疆的同学和班主任搞了一次聚会。酒店包间里蜂拥着18人,一张大圆桌上摆满了吃了半拉子的美食,除了饮料,还上了白酒。17位已步入中年的女性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簇拥在中间,服务员用手机一张又一张地定格这次来之不易的团聚,每一幅画面都是满满的激动和喜悦。
“我们班有70名学生。三年前我被拉进同学微信群里,人数从最初的七八人,一直增加到现在的29人。聚会没有成行的,除了联系不上,就是像我这样家在外地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同学群组建最初的那几个月里,每晚他们都聚在一起热聊,询问分别后的工作生活轨迹,目前的婚姻家庭情况。“当年关系好的马上就加为好友,说悄悄话。之后还是各忙各的。”
今年夏天,同学群里吆喝着要搞20年聚会,但响应的并不多。陈女士自己女儿刚刚经历了高考。“孩子要是考得理想,我就带她去新疆顺便旅游一下。如成绩不行,大人和孩子就都没心思了。”她在西安的闺蜜则表示:要去就一起去,不然热闹后的孤单和漫长的行程,让自己会感到很煎熬。“见了面说什么呀”更是让陈女士和闺蜜对越来越临近的“再相逢”感觉无所适从,“毕竟都是成人了,再也不是当年的小姑娘了。”
真实同学情赛过亲情
“自从和我几个高中同学联系上之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关系处得比亲兄弟都亲。”今年52岁的刘军民是西安市长安区第二中学的老毕业生。在他看来,“我的那几个同学有的是国家干部,有的做生意成了老板,还有和我一样的农民,但是大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系相处非常融洽,靠的就是对同学友谊的珍重。”
刘军民说自己高考失利后,就回家务农成了一名本分的农民,和高中同学很快都断了联系。1986年冬,他在西安西郊购买一台电动机后,在傍晚时分着急往家里赶。走到城外不久,天就下起了雨。顿时路上行人稀少,暮色四合。“就在这个时候,路边出来一名中年人把我拦住了,说自己家里丢了东西,有人说看见是我偷走的。我说我买的是电动机,人家不相信,非要打开看。我一打开,他马上改口说,这就是他上午刚买的,让我偷走了。”
说话间又过来两个年轻人,提出把购货发票看一看就明白谁是真正货主了。“我拿出发票,他们三个人轮番看,不一会就说那个发票是他们的,接着就要把电动机往下卸。”刘军民这才发现自己应该是遇到了拦路抢劫。最后在路人的帮助下,刘军民和那三人一同被扭送到了派出所。“他们三个人编排我偷盗的经过,还说只要我把电动机还给他们,这事就算了。”
“正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年轻的警察。看了我一眼后,就问我家的地址,还说出了我的名字。我一看他的模样,原来是我高中的同学李大个。”李大个挨个把那三个人踢了一脚,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们抢人我相信,说他偷人我都不信。他在学校老实出了名,今天还要受你们的欺负。”那三个人顿时改口说“搞错了”,掏出发票就想走人。李大个更来气了,用手铐把三人拷在暖气上,要求老实交代。
“李大个端茶倒水又递烟,还叫了一碗泡馍两个菜让我吃。”刘军民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原来自己的这位高中同学从警校毕业当时正在派出所实习,现在已经是分局刑警队的领导了。“他说相信我不会变坏。那晚还执意开车把我护送回家。这份同学信任让我想起来都很感动。”
从那以后,刘军民陆续和高中的几位同学又重新取得了联系。“我盖房的时候,我一个搞房地产的同学帮我买来了低价水泥和钢筋;我儿子招聘被单位调包挤了下来,我一个在政府的同学听后马上打电话给对方说,怎么还欺负到我同学的头上来了,第三天我儿子就报到了。”刘军民多次试图感谢同学,都被训斥道:怎么给同学也上社会上那一套?
失望的久别重逢
在同学关系中,除缺乏联系的遗憾之外,失联多年突然联系起来的原因也会让人颇为尴尬。在调查中,“邀请参加婚礼、推销、帮娃拉票、保险售卖、朋友圈点赞”被网友戏称为五大“最囧”联系理由。
在西安某县教育局工作的范先生向记者诉苦道,每到暑假,就会有老同学联系自己,“提出在重点学校搞一个入学名额。他们有的是给自己孩子办,但是大多数都是给别人吹嘘说我如何有能力。我一旦提出有困难,他们就数落我摆架子,不给他们情面。”
范先生妻子表示,最让她心寒的是“同学挖坑”:大学毕业两年后,一位同学说广州很有发展前途,并且替她谋好了职位。等自己去了以后,才发现自己陷入了传销团伙,“我没想到坑我和几个同学的竟然是我们当年的班长。当年我们关系可好了,有钱一起花,吃饭互相在碗里捣筷子。几个女同学的衣服都是轮流穿。”
“高中同学为什么关系这么铁?就是这个年龄段有了一定的是非标准,但又没有相互利用的初衷,完全是志趣相投。大学时的友谊建立起来就不那么单纯了。毕业后大家各自有了新的生活圈,为了前途和生计四处奔波和忙于应付工作,自然缺失共同话题。”范先生表示,同学们天南海北各自发展,地域上的差异带来了沟通上的不便,同学间的联系逐渐减少,让他时常怀念在学校时的单纯日子。在社交软件不断发达的今天,同学之间在网络上的重逢和沟通交流变得异常便捷。
“小学、高中、大学、好几个培训班的同学,都被同学建起了QQ群和微信群,一到晚上就是吹牛、开男女同学玩笑,吆喝着发红包,不参与就说你没情趣;孩子要结婚,自己跳槽、升职等喜事,你不参加就抱怨你抠门;感情不顺找人排解,相约旅游、吃饭、唱歌等同学聚会,你不参与就认为你不合群。”范先生经常会收到好几个同学群的聚会邀请,“不去也得找个合理的理由,不然大家就会说你不念旧情。”
最让范先生夫妇无法忍受的是,经常会有搞推销的同学的试用邀请。“有理财产品,保险项目、化妆品、保健品等等,实在碍于面子就买一些。没想到老同学找到我,原来是想做我的生意。”
理想和初心恢复本真
朋友圈里过节前就“约起”,车站码头人流中夹杂着参加同学会的旅客,街头巷尾小馆子里打上“某某同学会”的字样,各种同学聚会扎堆,与旅游、自拍一起被戏称为节日“新三俗”。
“攀比炫富;暧昧出格;拉帮结伙;强迫消费的同学联系和聚会,看看谁能现在或以后帮自己的忙,同学之间相互利用,让同学情谊变了味。让奔波其间的人们感觉五味杂陈。”市民陈先生就与同学们约法三章:为避免同学聚会变味,不谈工作,只聊生活;不谈现实,只聊回忆;不讲金子,只谈理想。这样才有机会聊到毕业时那些家国天下的宏愿,聊到那些看似天真却宝贵的理想,让大家每每心中触动。
市民杨先生认为,参加同学聚会犹如看一出现形记:上了大学的不联系小学同学会,读了博士的很少参加中学同学会,当了官的喜欢“厅局级干部培训班”同学会,做企业的喜欢MBA同学会,出过国的甚至觉得“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有些人越往上走同学圈子越小、同学间的共同话题越少。
针对毕业后同学难联系,不主动联系的情况,有网友整理后发现,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事业有成,与自己圈内人有共同需求,自己忙得不可开交,没时间主动联系他人;第二类是事业发展较差,不好意思联系同学;以上两种类型都是少数,最主要集中在第三类,在各自领域事业略有小成,有自己固定的社交圈,隔行如隔山,缺乏聊天话题去联系同学。
“大浪淘沙始见金,那些不随风而动的默默坚持的最终会展现价值。当前社会呼唤更多接地气、讲正气、德才兼备的人才,人们应该从同学聚会上找回理想和初心,找到重新出发的力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亦明认为,真正有感情、有理想、有责任担当的人坐在一起,不会去攀比炫富,更不会去相互巴结,而会为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协调行动,让每个人都各得其所。
专职辅导成人社交危机的西安市某心理辅导中心吴春发医师则提议:昔日同学毕业后,由于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及个人机遇等不同,性格差异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能调整好心态,多挖掘自己优点,多理解对方难处,用一颗平常心轻松磨合第二次握手。昔日同窗之谊难能可贵,有事没事经常聊聊。
本报记者孙涛
新闻推荐
为发挥百年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切实做好教育帮扶工作,按照上级要求,6月23日,西安高级中学校长辛军锋、副校长刘登毅、校长助理焦婕、办公室主任龙艳、后勤处主任刘新博代表西高全体师生深入...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