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周至县深入推进“民情大数据地图”工作,并在全市“1+5+X”民情地图的基础上,结合周至县实际将全域旅游图作为特色,绘制成了“1+6+X”民情地图。
今年年初,周至县将民情地图的绘制与开展的“大学习、大教育、大排查,察民情、解民忧、助民富”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及时下发了《关于深化党员联系群众包户制、构建“民情地图”促服务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统一了“民情地图”的图例说明,指导各镇街结合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包户制,建立民情档案。创新了“民生二维码”“帮扶超链接”等做法,做到了党员户、贫困户的信息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进行查看,新增了困难党员、流动党员等绘制内容,标明了流出党员的去向。
同时,在全市“1+5+X”民情地图的基础上,结合周至县实际将全域旅游图作为特色,绘制成了“1+6+X”民情地图。即“一张基础图”,即村情民情图;“六张重点图”,即组织体系图、产业发展图、帮扶联系图、重点人员图、河长路长图、全域旅游图;“若干补充图”,如镇域分布图、非公企业图、社会组织图、集镇单位图。
近日,浙江省松阳县的7名“民情地图”专家来周至县竹峪镇,对鸭沟岭村、张龙村、丹阳村绘制工作进行实地指导,对前期绘制的地图进行了完善和提升。特别是对帮扶联系图的要求进行了细化,组织包村干部手绘帮扶户的信息,做到了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呈现了帮扶对象的家庭成员、产业结构、住房现状、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信息,为下一步帮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周至县364个村完成了手绘地图工作,191个村完成了电脑绘图工作。
本版文/记者宋洁 见习记者康乔娜
图/记者冯炜 见习记者柯希飞
新闻推荐
历史上,安宁堡人凭借水车,在这里的沙壤上广植桃树,形成了十里桃林。每当暮春时节,万千桃树次第盛开,灿若红霞,丽似锦缎,蔚为壮观。到清代,安宁桃花已为内地人知晓。前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袁第锐先生有过这...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