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晋
“村里有了锣鼓秧歌队,80多人的阵容,一灿新的服装道具,还请来专业指导,那气势、那氛围可壮观了!”
这是大年初一,从乔家堡传出的第一条新闻,从古到今,对这个小村庄来说还是头一遭。当天,村里老少爷们、姑娘媳妇谈论的话题都是锣鼓秧歌队的事。
乔家堡是秦岭脚下一个小小的自然村,不足二百户人家,八九百口人,隶属周至县九峰镇星峰村。近年来,依靠党的富民政策,村民勤劳作务,兴产业、揽工程,90%以上的人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大年初二晚上,几个在外做事、年底返乡较晚的人和大家坐在一起,听着锣鼓秧歌队的组建过程,大家的心情格外振奋,直夸发起人史选选、李康谋给村里办了一件大好事。因为往年这会儿,这些人或许正忙着在麻将桌上打牌斗富。可当下议的是如何给锣鼓秧歌队出上一把力,如何让锣鼓秧歌队更威风;议的是如何丰富农村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年初三一早,村民史福义等人又专程进了一趟西安城,给锣鼓秧歌队再次添置了服装道具,其中有四头“毛驴”。包括服装道具,史福义给锣鼓秧歌队资助了5000元。这让当初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来了精神。当晚,锣鼓秧歌队的演练在村头砖厂的空地上再次展开。热闹的场面吸引了全村人,人们发现,“骑”着四头“毛驴”的全是七旬上下、抱了孙子的老奶奶,那步点、那节奏全是50多年前,新中国诞生初年踩过的节点。锣鼓队的汉子们最给力,似乎关中男子个个出手都能露两手。本想着家乡姑娘、媳妇会扭秧歌的不多,谁料想老的少的都争着加入队伍,扭的样子还真不含糊。
格丽大姐说得真好:“人老了,更要有乐子。年轻人有能力跑腿搭台子,我们就得有精神上台把戏唱!”
村民乔联信一语道破玄机:“日子过好了,就有了文化追求!”
大年初四是乔家堡大多数人家“古会”待客的日子,从上午8点开始到10点,锣鼓秧歌队在村里三条大街巡游了一遍,整个村子成了欢乐的海洋,洋溢在乔家堡人心头的幸福感一直漫延着、传递着……
接着的第二条新闻是,村民王成个人出资3万多元,奖励村里的好媳妇和扶助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乔家堡首届“尊老爱幼”奖励大会就定在大年初十举行。届时,村民推举的三位好媳妇将各获5000元奖金,全村8位80岁以上的老人也将各获得2000元。王成本人长远的想法是,再拿出更多的钱设立一个基金,每年奖励那些好媳妇、好公婆,资助村里更多的老人,还有考上大学的家庭困难学生,要让正能量始终弘扬在整个村庄。
大年初五晚上,村里又爆出第三条新闻:正月二十一到二十三,村里要唱三天大戏。记得村里上一次唱大戏,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了。这消息一出,响应者纷纷,三千、五千、一万,三十、五十、一百地赞助,完全出自村里人的自愿。据当晚成立的组委会初步统计,全村个人出资的赞助款达七八万多元。大年初六早上,心气十足的组委会当即与眉县剧团签订了三天十本秦腔大戏的合同。超出组委会的预想,赞助款还要结余出好几万元,大家一商议,村里的两条南北街道还不是水泥路面,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如果现时动工,唱大戏之日,全村东西南北街道都将全是平平展展的水泥路。
羊年新春,乔家堡爆出的三条新闻全是正能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高利罗罡文化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文化是滋养高贵心灵的养分。当国有文艺院团、图书机构渐渐将一粒粒文化的种子,义务送进西安城里的社区街道、送到乡下的田间地头,百姓们自然收获到一份份沉...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