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秦川社区88岁老人卖菜串近30年 『听到孩子们叫奶奶 我就高兴』

来源:华商报 2021-11-13 01:23   https://www.yybnet.net/

走进秦川社区,不少居民都知道这位88岁的老人以及她做的菜串串,大家都说:“过了这么多年,菜串串依然是当年的味道。”

>>回忆:

“家里没钱了,我就带孩子们去浐河边挖野菜”

王振英今年88岁,祖籍河南洛阳,是西安秦川厂的退休职工,因为菜串串,她成了秦川小学附近的“知名人士”。

1944年,王振英一家离开洛阳,1944年至1948年间,王振英的父母先后因饥荒离世,哥哥无力抚养,将15岁的她嫁人。

1949年4月,王振英随丈夫来到西安火车站附近一纺织厂做搬运工作,一个多月后,西安解放。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机缘巧合之下,她和丈夫成为秦川厂工人。不料六十年代初,丈夫被查出胃癌,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生活的压力全部落在了她的肩上。

王振英说,丈夫生病后,她的收入让这个8口之家常常揭不开锅,“家里没钱了,我就带孩子们去浐河边挖野菜。”

>>经历:

菜串串夹馍受欢迎

一度每天卖一百多个

1979年,王振英丈夫因病去世,二儿子接替了他在秦川厂的岗位。1984年,50岁的王振英从秦川厂退休后,在社区的帮助下,找了份保洁工作,三女儿李玉清接替了她的岗位,成为秦川厂职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秦川厂效益不佳,孩子们收入锐减。王振英说:“那是家里最困难的日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振英遇到了她人生中的“贵人”——邢师傅。她说,有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路上的雪怎么都扫不完。年近七旬的邢师傅是秦川小学校门口的小摊贩,看她非常无助,便给她出了“摆摊做生意”的点子,“他给我资助摆摊,告诉我可以卖菜串串糊口。”

“一边卖馍,一边卖菜串串。”王振英说,起初,她的店只有秦川小学的孩子来吃,随着回头客越来越多,菜串串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小吃,秦川小学的老师、校长都会来吃,“当时6毛钱一个的菜串串夹馍特别受欢迎,每天能卖100多个馍。”

>>居民:

从4串1毛到5毛1串

这是4代人记忆中的味道

11月12日上午,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安市爱学路附近的秦川社区。不少居民表示听说过这位“卖菜串串的老人”。“奶奶做得很卫生,我从来没吃坏过肚子。最初卖1毛钱4串,后来变成1毛钱3串。因为好吃,当时好多小孩子都会买。”41岁的陈女士说,“前些日子我还吃了一次,还是以前的味道。”

31岁的李女士说,她吃到菜串串已经是2000年后了,当时奶奶在学校门口摆摊,每天中午12时到下午2时摆摊,夏天下午5时后随机出摊,“奶奶卖的土豆片特别大,1毛钱1串,吃完从来没拉过肚子,我小学同学都爱吃。”

11时30分许,正值秦川小学放学,不少孩子都表示:“吃过奶奶做的菜串串,很喜欢吃。”6年级学生小周说,奶奶现在卖5毛钱一串,他吃了好几年了,一般会在下午上学时顺便买两串。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2021年的30年间,王振英老人的菜串串陪伴了4代秦川社区居民。

>>女儿:

只要妈妈健康、快乐

我就支持她卖菜串串

11月12日下午,华商报记者联系到王振英老人的三女儿李玉清。她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生病后,家里经济非常不好,家里8口人有时一个月买不到30斤面粉,“妈妈当时为了省下面粉让我们吃,经常一个人喝盐水。邻居家做肉时,她就带我们出去挖野菜。”

李玉清说,家里除了大哥,其他兄弟姐妹都是秦川厂的员工。1992年,因为秦川厂效益不好,兄弟姐妹大都没有了收入来源,妈妈做保洁员补不上家里开销,开始摆摊卖菜串串,“我过去帮忙卖菜串串,因此让我在这片变得家喻户晓。”

李玉清说,如今日子变好了,她不再摆摊,“前段时间我去取快递,有个小哥问我还做不做菜串串,我说妈妈还在秦川小学对面摆摊。后来听妈妈说,这个小哥还去吃了好多串。”

就人们关心的“老人88岁还摆摊卖菜串串”问题,李玉清说,妈妈不爱打牌、聊天,就喜欢看孩子们吃她的菜串串,“她给我说,听孩子们叫她“奶奶”,她很开心。只要她健康、快乐,我就支持她。”

>>老人:

希望能一直给孩子们做菜串串

11月12日中午1时许,记者在秦川小学斜对面的秦川社区侧门处见到了王振英老人,她身旁有一辆木制四轮手推车,手推车上摆着炸胡萝卜丸子、炸面裹茄子、面筋、豆皮、土豆等菜串串,有五六十串,推车中间有一锅调味用的料。现场有不少孩子隔着社区铁门喊“奶奶,我要这个串串”。王振英说:“冬天孩子们吃得少,我就做得少,一天大概卖不到20元。”

下午2时30分,秦川小学开始上课,王振英老人收摊回家。回家路上,她笑着说:“看孩子们吃得香,我高兴得很。”她说,为准备这些菜串串,她早上8点去菜市场买菜,9点回家后就着手准备,12点左右就要出去摆摊,“面筋、土豆等需要洗净后煮熟,茄子要裹面炸才好吃,胡萝卜做丸子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在王振英老人家中,记者看到家里虽然不大,但非常干净、整齐。厨房里各类物品摆放得井然有序,案板上还有一些裹茄子剩下的面粉。客厅里挂着二十余人的合影,王振英在最中间,其中还有几位外国人。王振英说,“孙女英语好,上大学时谈了个美国人,两个人结婚了。”

谈及如今的生活,王振英直言“越来越好了”。当记者询问“为什么生活好了还要摆摊”时,她说,她的菜串串陪伴了一届又一届秦川小学的孩子,看着孩子们吃菜串串,她感到非常幸福,“听到孩子们叫“奶奶”,我就高兴,希望能一直给他们做菜串串。”华商报记者 张鹏康 文/图

新闻推荐

“双11” 快递包裹激增

昨日,在西安邮政土门投递部,快递员正在分拣堆积如山的包裹。本报记者马昭摄快递员分拣包裹。本报记者马昭摄本报讯(记者...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藏在盒子里的回忆2021-11-12 02:25
你是我的太阳2021-11-12 02:17
猜你喜欢:
评论:(秦川社区88岁老人卖菜串近30年 『听到孩子们叫奶奶 我就高兴』)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