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勇攀科学高峰 创造不凡成果 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扫描

来源:陕西科技报 2021-11-09 09:36   https://www.yybnet.net/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陕西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其中,陕西高校获奖1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获奖总数占全省的73%,较2019年度提升5%,持续保持高比例。

19项获奖成果中,主持完成14项,包括通用项目9项、专用项目5项;参与完成5项,均为通用项目。主持完成项目占全省获奖总数的87.5%,较2019年度提升25%;并且,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获奖数位居全国第四。

14项主持完成的获奖成果中,西安交通大学2项,西北工业大学5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项,空军军医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各1项。5项参与完成的获奖成果中,西京学院2项,火箭军工程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各1项。

陕西高校获奖的这些科技项目,哪些成果的不凡优势引起了世人瞩目?会给我们现在或未来的经济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

彭年才团队:实现我国高端核酸检测设备自主可控

西安交通大学彭年才教授团队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多年来,彭年才教授领衔的产学研团队一直深耕核酸检测仪器试剂关键技术的研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发

明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技术设备,成功实现产业化系列核酸提取检测产品,形成了一体化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组合,并牵头制定国家医药行业标准《核酸提取试剂盒(磁珠法)》,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项目成果的成功应用,结束了我国高端高通量多靶标核酸检测仪器设备的依赖进口。在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的奖励项目中,是唯一直接相关核酸检测的项目,不但攻克了高端核酸检测仪器技术,而且先后在禽流感、埃博拉、猪瘟等新型冠状病毒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得到实战应用验证。尤其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新冠核酸检测仪器装备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早诊断,早隔离,控制疫情,降低传染和病亡率”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国际新冠抗疫贡献“中国力量”。

梅雪松团队:实现中国高端包装印刷装备的国产化

西安交通大学梅雪松教授团队的“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据介绍,在该项目实施前,我国95%的高端包装印刷装备依赖于海外品牌,单台售价高达30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时,由于印刷过程高耗能、产生有害气体,包装废料污染环境,特别是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关系到健康安全,使得包装印刷被国家列入食品监管、高污染防治等重点监控行业。

“中国包装印刷用中国装备”,梅雪松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胸怀这样的目标,依托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历经10余年潜心研究和产学研合作,攻破了装备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出两大类16种高端包装印刷国产化装备,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产品投入运用后,使国外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在中国市场份额由95%降到10%以下,实现了出口大于进口的逆转。

西北工业大学

介万奇团队:成功应用到航空航天大型装备关键整体铸件

西北工业大学5项主持完成项目获奖:材料学院介万奇教授主持完成的“大型高质量铝合金铸件控压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和自动化学院马瑞卿、李兵强教授等共同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航海学院宋保维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机电学院张卫红教授主持完成的“大型复杂薄壁结构的多柔性匹配切削制造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学院张艳宁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介万奇团队完成的“大型高质量铝合金铸件控压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科研成果,已成功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大型装备关键整体铸件的生产;同时解决了高铁枕梁,法士特重型卡车变速箱等民用大型复杂结构件的批量生产和应用后,近3年新增产值49.07亿元,新增利税7.02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段宝岩团队:引领我国高性能电子装备跨越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段宝岩牵头完成的“高密度柔性天线机电耦合技术与综合设计平台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自主研发了我国首个集电磁、结构、热于一体的高密度柔性天线综合设计平台,成功应用在我国第一部最大的GBR防空反导雷达、首部静电成形薄膜天线、“中国天眼”等重大装备400余台套,实现产值34.4亿元。开辟了我国天线技术研究的新领域,引领了我国高性能电子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马建峰团队:构建物联网数据安全技术体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建峰教授牵头完成的“物联网系统数据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该项目突破物联网实体身份管理、数据安全管理、跨域权限管理三个关键技术,构建物联网数据安全技术体系,为跨物理信息空间、跨管理域、跨业务的数据安全服务和管控提供支撑。研制的边界管控网关、云加密数据库系统、高性能密码服务系统等,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综合指标排名第一。多项技术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采用,近3年新增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

空军军医大学

裴国献、郭征团队:极大提升了严重肢体创伤的修复救治水平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裴国献、郭征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骨缺损修复救治体系与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该团队历经20余年研究,针对长段骨缺损,应用组织工程再生骨,实现由移植变再生,首次提出血管神经与组织工程骨同步构建理论;研发并转化系列组织工程骨材料;成功实现世界首例长段骨缺损组织工程骨修复。针对超长骨缺损,应用3D打印仿真假体,实现由机械变仿真,首次提出仿生梯度孔隙设计假体构建新理念,成功实施世界首例骨缺损3D打印假体复合腓骨移植重建,假体并发症发生率由33%降低至3.1%。针对感染骨缺损,首创抗感染活性骨同期修复新技术,实现由延期变同期,首创感染性骨缺损“抗感染”与“骨修复”同期治疗新模式,自主研发抗感染活性骨,治愈率由59.1%提升至88.7%。针对复合骨缺损,首创“健供式环路移植”新术式,实现由截肢变保肢,在国际上创新设计“健供式环路移植”新术式,成功实现骨与软组织复合缺损保肢修复,手术成功率100%。

据悉,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应用在300多家医院,救治患者10万余人,将严重肢体骨缺损的保肢率从23%提升到91%,极大提升了我国平战时严重肢体创伤修复救治水平。

长安大学

赵祥模团队:实现道路与桥梁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智能化检测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主持完成的“道路与桥梁多源协同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开发”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成果解决了行业共性难题,对我国道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进步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团队通过12年系统研究,首次提出对称式激光位移检测方法和基准传递与多传感器融合检测方法,研发的高精度、高可靠、抗干扰性强的激光位移系列传感器和多功能激光路面检测系统,实现了道路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及车辙、磨耗、跳车、变形类病害的高速动态检测。发明的寿命长、亮度高、功耗低多路同步配光、多路聚焦LED连续配光和频闪配光系统,解决了野外复杂光照条件下的路面与桥梁表面全天候高清成像检测难题。

还首次研发道路与桥梁检测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发明了具有测强、测缺、测厚功能的混凝土结构层析成像检测系统及分析算法,实现道路与桥梁混凝土结构三维数字成像分析。提出面向道路与桥梁几何形态、结构参数、外观损伤、内部缺陷和预应力缺陷等方面的智能检测方法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并开发出评价软件系统。研发的道路与桥梁质量检验、性能检测、安全评价成套技术与系列化检测装备,实现了道路与桥梁的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智能化检测。

团队依托该项目技术,与企业合作开发出3种类型36个型号的道路与桥梁智能检测系列产品,在我国10多个省市得到推广应用,并出口到多个国家。项目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9项。主持和参加编写了7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完善了我国道路与桥梁检测评价标准体系。

西北大学

王家鼎团队:为黄土地区建造高铁及重载铁路“保驾护航”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王家鼎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重大工程黄土灾害机理、感知识别及防控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成果针对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建造高铁及重载铁路的高标准防灾,在10多项国家、铁道部重大科研项目的重点支持下,创立了黄土路基振陷、深部黄土湿陷、滑坡四促效应及富水黄土-红土/泥岩隧道塌方等理论;首次研制振动促渗仪等多台先进仪器,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此方面的空白;突破了铁路黄土路基振陷和深部黄土湿陷感知、机载激光雷达点云灾害识别、隧道变形的精准监测技术瓶颈;创立高铁路基抗振陷的填料改良和加筋防控、湿(振)陷性黄土改良与排水平纵横协同防控,以及隧道加固“气驱水浆驱气”加固技术体系,主编和参编的行业规范多部,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成果成功应用在国内外20余条高铁和重载铁路,使得项目合作完成单位的高铁建设防灾减灾技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彰显了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2020年,陕西高校光彩熠熠的获奖者中,既有大师名宿,也有青壮骨干,充分展示了高校科技工作者探索不止、勇攀科学高峰的科学精神。我们期待着,未来,陕西高校有更多科技成果荟萃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本报记者 周 励)

新闻推荐

西安市碑林区友谊小学 构建“五育并举”课后服务体系 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特色——红拳扇TiTi-KaKa足球学院训练基地省篮协训练基地孩子们认真训练碑林区友谊小学是碑林区公办小学。学校...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勇攀科学高峰 创造不凡成果 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扫描)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